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概况

一、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概况

(一)遗传

糖尿病的遗传方式与常染色体孟德尔单基因或线粒体母系遗传不同,是一种具有高遗传异质性的多基因遗传。糖尿病发病有家庭史的特征,超过一半患者都有糖尿病家庭史,同卵双胞胎发病的一致性高达90%,有糖尿病家庭史的患病率为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

(二)肥胖

研究结果表明,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肥胖人群糖尿病的发生危险明显更高,同时肥胖持续时间和肥胖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生危险呈正相关。肥胖患者体内脂肪、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增加,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代谢失调,使机体无法充分降解葡萄糖,打破体内的葡萄糖代谢平衡,进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但肥胖如何增加了糖尿病的危险性,这一原因还没有完全明了。

(三)血压

研究结果显示,人体收缩压每增加10 mmHg,糖尿病发生的危险率就会提高20%。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共同的遗传背景,但又有各自的遗传背景,具有较高血压家庭史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较普通人群高。

(四)生活方式

1.睡眠

人体的睡眠时间及枕质与机体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密切相关;短时间和质量差的睡眠对人体大脑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2.抽烟

吸烟的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群中多。吸烟会增加儿茶酚胺分泌,从而导致血糖短暂升高,而长期吸烟则会导致机体出现急剧和反复的血糖升高,以及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3.酒精

过量摄入酒精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概率。

4.年龄

年龄是导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生危险在增加。我国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如果年龄在50岁以上,其糖尿病发生率是40岁以下的8~10倍。中老年人是糖尿病危险人群之一。

5.其他因素

一些激素和药物对血糖代谢也有影响,从而引起糖尿病。女性怀孕对糖尿病的发生也有影响。同时,民族不同和地区差异也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