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疗

五、治疗

(一)西医治疗

1.补液

相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症脱水更严重,纠正脱水及高渗透压是治疗本症的关键,对于严重失水、低血压或休克的患者,应给等渗氯化钠溶液快速输注,纠正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在开始治疗后1~2 h静脉注射1000~2000 mL生理盐水,然后再进行静脉注射3~4 h,根据治疗反应、血压和尿量酌定注射剂量。关于补液的后期品种争论,主要在于如何使用低渗液,有学者认为,如无休克及溶血,应大胆使用低渗液,如0.45%氯化钠溶液,其使用比例约为30%,被认为是有效的。目前的一般做法是,当用等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后,血糖下降到13.8~16.6 mmol/L时,血钠和渗透压仍然很高的患者,应改用0.45%氯化钠或5%葡萄糖液。但一般情况下,可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原则,其关键在于纠正脱水和高渗透压,也应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切忌补液过快,血清渗透压下降速度不应超过3 mOsm/(L·h)。

2.胰岛素疗法

可参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疗法,但为了避免大脑水肿,应放宽血糖的控制,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血浆葡萄糖浓度降至13.9 mmol/L,需要减少胰岛素的持续静脉注射,以保证血糖的持续性。而本症则掌握在16.6 mmol/L,一般宜使血糖维持在13.8~16.6 mmol/L水平,直到高渗和精神状态改善、病情稳定。

3.补充电解质

总体原理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同,重点是补钾。由于补液和使用胰岛素,低血钾会加剧。除患者在就诊时出现血钾升高或正常血钾但无尿暂缓补钾外,应在进行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疗法的同时补钾。

(二)中医治疗

作为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的患者死亡率很高,单纯中医治疗有局限性,以补液治法和胰岛素治疗为主,以中医辨证理论辅之,可发挥中西医相结合优势。

1.气阴两虚兼胃热证

治法:益气养阴清胃热法。

选方:竹叶石膏汤加减。

2.阴虚津伤,热扰神明证

治法:育阴清热,醒神开窍。

选方:清宫汤加减。

3.阴虚津伤,热扰胃肠证

治法:养阴增液,清胃宽肠。

选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4.内风扰动证

治法:育阴清热,熄风止痉。

选方:羚角钩藤汤加减。

5.阴虚热结,痰瘀阻滞证

治法:益阴清热,化痰祛瘀。

选方:星蒌承气汤加减。

6.肾虚液竭,元阳欲脱证

治法:益阴归阳,益气固脱。

选方:参附龙牡汤合生脉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