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断
2025年08月10日
四、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1.确诊糖尿病的时间比较长,超过5年;或有糖尿病的视网膜损伤。
2.持续急性白蛋白肌酐尿,尿液中白蛋白/尿酸肌酐定量比值正常<300 μg/mg,尿液中白蛋白肌酐排泄率<200 g/min,尿液中白蛋白肌酐定量浓度<300 g/d,尿蛋白定量<0.5 mg。早期临床表现通常为少量中性白蛋白。
3.临床及实验室排除了其他的肾或尿道疾病。
(二)临床病理症状判断
糖尿病肾病的基本临床症状主要是通过增加肾小球基质和内膜的细胞基质,肾小球基质和内膜的细胞基质增厚和厚度扩大可使肾脏的小球基质硬化,主要表现为内膜弥漫性病变、内膜结节性病变和内膜渗出性病变。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表现大多为肾小球厚度增大。
临床病理症状判断:
1.内膜弥漫性病变表现为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区扩大,肾小球层增厚。
2.内膜结节性病变的表现在于系膜逐渐扩张,基膜逐渐增厚,形成一个直径20~200 nm的致密网状结节,称为Kimmelstiel-Wilson结节(KM结节)。
3.内膜渗出性病变主要包括纤维素样的细胞沉积和肾小囊内壁滴状细胞疾病,前者主要是位于肾小囊内皮与基膜之间,强嗜伊红染色体的半月形或白色球状细胞渗出,后者的性质与前者相似。渗出性滴状病变常提示2型糖尿病的持续发展。
此外,糖尿病肾病常见的病因是由于肾血管小动脉透明度的变化,肾小管间质变性损伤。免疫荧光细胞检查不仅可见大的免疫球蛋白节段性沿肾血管小球的外侧毛细血管细胞沉积、肾小球大囊基膜和内侧肾小管的放射线样细胞沉积,有时还可见小的IGA和IGC3。肾脏血小球内膜毛细血管基膜基质厚度明显增加和泌尿系统内膜细胞基质厚度升高等都是其超微结构的主要特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