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医诊疗方案
2025年08月10日
三、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医学对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虽未见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之病名,但分别对两病有详细论述。古代医家关于“消渴”“消瘅”“脾瘅”的论述颇多。中医对消渴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黄帝内经·太素》中有关于“脾瘅” 的记载。《黄帝内经·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中有关于消渴的论述,现代学者据此理论及《足臂十一脉灸经》,认为消渴病与厥阴肝经密切相关。《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关于消渴病的证治,后世医家又随着对中医理论的不断探究及临床的不断发展,又分别从外感、七情、饮食、劳倦、房劳等方面认识、归纳、总结消渴病的病因。“高尿酸血症”这一病名在古代文献中无确切记载,现代医家将之归属“尿酸浊”“膏浊”及“血浊”等范畴。众多医家认为其病因病机可由禀赋不足、饮食失节、肝脾不和、脾肾不足、痰瘀浊生等导致湿、痰、热、瘀聚于体内,化生内热气溢为脾瘅转化为消渴、尿酸浊。
(二)中医辨证论治
1.肝胃郁热型
方用大柴胡汤。
2.胃肠实热型
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3.痰热互结型
方用小陷胸汤。
4.胃肠湿热型
方用葛根芩连汤。
当食郁化热时多用焦三仙、制红曲、枳实、黄连之类清火助消化的中药;虚实夹杂时采用攻补兼施之法,补虚药有黄芪、山药、白扁豆、生地黄、白术、仙茅、淫羊藿等。攻则是利水化瘀排浊,药物以土茯苓、车前子、淡竹叶、苍术、威灵仙、酒大黄等为主。
中成药:现有的中成药包括苡仁双防胶囊、痛风定胶囊、清热祛浊胶囊等,此外,其他中成药如四妙丸、六味地黄丸、金匿肾气丸可根据辨证予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