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025年08月10日
第三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一种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情况下,由于缺少胰岛素,组织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显著升高,此时脂肪酸无法氧化,导致产能大量下降。当血浆中的酮体浓度超过1 mmol/L时,就被称为酮症。当大量的酮酸细胞聚合而出,就会发生酮症代谢酸基化中毒,称为酮症代谢酸中毒。血浆中酮体的浓度超过3 mmol/L,临床表现为渴饮不止,尿频量大、恶心呕吐、腹痛、烦躁、意识不清,脱水状态使人昏迷,有的还可发生休克,或继发急性肾衰竭,或并发心血管急症,因此死亡率很高。糖尿病患者每年酮症酸中毒发生率为4.6%~8.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年轻人,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也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等情况下。女性患者的数量是男性患者数量的2倍。在医学机构具有丰富的救治经验情况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为5%,但随着病人年龄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明显升高,80岁以上的病人死亡率为近5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中医学“消渴病”后继发的呕吐、腹痛和厥脱等病证,属于“消渴病急症”的范畴。《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病脉证并治》指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蚘,下之不肯止”,论述糖尿病酮酸中毒的典型表现,进一步可能发生昏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高,细胞不能利用葡萄糖,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因此单单使用中药很难解决基础问题,或有医家见消渴、吐泻等阴虚热结、胃气逆症行清泻法,也难得成效,消渴、吐泻等诸证难止,故云“下之不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