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高血压临床分类
2025年08月10日
二、糖尿病性高血压临床分类
(一)无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高血压
多见于2型糖尿病,其中原发性高血压与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内脏脂肪沉积等有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脑、肾等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顺应性降低、心脏搏出量增大有关。
(二)有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高血压
在糖尿病性肾病进展过程中合并高血压,可分为五期,Ⅰ、Ⅱ期尿微白蛋白虽阳性,但尿蛋白阴性,肾小球滤过率呈高值,此两期一般不出现高血压。Ⅲ期是临界期,也可出现高血压。Ⅳ期、Ⅴ期尿蛋白阳性,肾小球滤过率低下,是肾病变的明显期,伴高血压。
(三)伴糖尿病性动脉硬化的高血压
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及高血糖等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即使尚未出现肾脏病变,也会产生高血压。这是由于动脉硬化,血管顺应性减低,心搏出量增多所致。若肾动脉进一步硬化,可造成肾动脉狭窄,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亢进,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在高龄及患糖尿病时间长的患者,若血压急剧增高,应考虑这种情况,注意腹部有无血管杂音,必要时可做肾盂造影及血浆肾素活性检查。但对糖尿病肾功能低下者应慎重,因使用造影剂可诱发急性肾衰竭。
(四)伴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的高血压
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正常的循环反射消失,站立时末梢血管收缩性减低,心率代谢性加快,从而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卧位时高血压,而直立位时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