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治疗的意义

一、饮食治疗的意义

Porker在1987—1993年期间对1897名患糖尿病的人进行了饮食和健康调查,之后他指出,所有人都要学会制订饮食计划,饮食疗法是糖尿病基本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能相应地增加,导致血糖升高。适当控制食量有利于控制血糖的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只要正常饮食,就必须长期坚持进行饮食治疗。Beatty等人(1995)在饮食治疗前发现了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下降,发现饮食治疗能明显地降低空腹血糖和实验时的血糖峰值;治疗后的胰岛素和C肽水平,与未被治疗的患者相比,都明显上升,表明合理饮食能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使胰岛组织能够得到充分的恢复机会,轻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仅需进行饮食治疗,即可有效控制血糖,并可防止并发症。Hansson(1997)发现,仅用饮食治疗有效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4年内视网膜疾病没有发展。糖尿病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和使用胰岛素治疗,更应适当控制食物、饮料,在制订治疗计划的基础上,适当调节药物剂量,否则可引起病情加重。应用胰岛素疗法的患者,如不能控制食物,也可能导致因进餐增加而引起胰岛素使用量增多,病人的体重不断上升。饮食疗法是各种糖尿病基本的治疗办法,不论疾病轻重还是有无并发症,也不管是否采用药物疗法,都应长期坚持、严格实施。认真坚持食疗可“驱邪扶正”,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病情较轻者常仅需控制食量,即可逐渐减轻症状,使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达到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目标。病情较重的人,适当使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配合食疗也可使病情趋于稳定。饮食疗法的目标是减轻患者胰岛负荷,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使病人保持正常的体重,并维持健康。为达到上述目的,不同种类的患者在饮食疗法中有不同的重点和需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要求是对日总热量严格控制;1型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重饮食定时、定量、定餐等问题,并掌握胰岛素与饮食及活动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