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西医治疗

五、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主要是消除诱因,缓解胃肠症状,优化糖分控制,改善营养条件。

(一)治疗原发病

高血糖会引起胃节律异常,延缓胃排空。良好的血糖控制能进一步改善胃动力紊乱,应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使其达到理想的水平。建议合并胃轻瘫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其疗效比口服降糖药要好,1型糖尿病患者则可选用胰岛素泵治疗。

(二)饮食治疗

为了减少饱胀,推荐少吃多餐(每天6~8餐)。低脂和低纤维的饮食可以减轻病人胃部的轻瘫,含有不溶纤维素的食品或高脂肪食物和酒精等会影响胃的排空,应减少摄取每次食品的量,并停止抽烟。由于胃轻瘫患者常有液体排空现象,因此在饮食过程中增加液体的含量对患者有益。

(三)药物治疗

对轻症病人,饮食调节和小量止吐药或胃动力推进剂可以帮助缓解病情。应避免接触药物,否则可能会加重消化道动力不正常。可以延缓胃排空的药物有:抗酸剂,抗胆碱能药,抗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钙通道阻止剂,组胺H2受体拮抗药,α-干扰素,阿片止痛药,质子泵抑制药等。

常用的治疗胃轻瘫药物如下:

1.甲氧氯普胺

甲氧氯普胺具有中枢止吐功能,可增强胃部收缩,改善幽门括约肌松弛,对于减轻餐后胀满及恶心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其长期治疗效果尚未得到证实,对胃轻瘫和血糖控制症状均无明显疗效。服用甲氧氯普胺后,约有20%~30患者表现出副作用,包括某些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困倦、易怒、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和张力障碍,主要原因是甲氧氯普胺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也可能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这是以面和舌的非自主运动为特点、罕见、剂量依赖的一种不可逆的反应。

2.红霉素

红霉素是胃动素的一种激动剂,通过对胃动素受体、平滑肌和腓神经的刺激,直接作用到胃窦收缩并促进胃排空,从而起到促进胃动力的作用。研究表明,长期服用红霉素可引起胃动素受体的下调,从而产生胃动素耐受。除了普通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外,红霉素还可以延长心电图QT的间期,增加猝死的风险,甚至可能会改变肠道的菌群,从而引发真菌感染。

3.阿奇霉素

近几年来,阿奇霉素对胃动力的改善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的作用时间比红霉素持久、不良反应较小,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4.多潘立酮

多潘立酮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直接阻止胃肠道D2受体,增强胃的动力,促进胃的排空,有较佳的止吐作用。但是这种药物会导致QT间期的延长,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搏动急停,猝死。2014年欧洲药品风险评估委员会认为,多潘立酮明显地增加了危及人命的心脏风险,因此推荐在欧盟范围内对其给药量进行限制,体重<35 kg的儿童和少年进行口服,每天按体重不超过0.25 mg/kg,且不超过1周的用药。

5.其他

组胺拮抗剂(异丙嗪)、5-HT3拮抗剂(昂丹司琼)等止吐药物也可用于胃轻瘫的治疗。

(四)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加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等3种抗生素中的任意2种组成三联疗法或加用铋制剂等组成四联用药方案。

1.西沙比利

西沙比利在肌间运动神经丛中的5ht4(五对羟色胺4)离子受体中选择性地发挥作用,促进肌间神经丛调节后的血管纤维细胞分泌消化酶和乙酰乙酸胆碱,从而显著提高了胃窦的血管收缩舒张能力。西沙比利比胃复安和多潘立酮(吗丁啉)改善胃动力效果更强、药效作用更持久。西沙比利是目前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最适宜的药物之一。

2.莫沙比利

莫沙比利为新一代的胃肠动力剂,是高选择性的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胃肠的胆碱中间神经元和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使其释放乙酰胆碱,从而产生上消化道的促动力。同样的剂量,莫沙比利在胃肠动力方面的作用和西沙比利基本相同,但副作用较小,无QT间期延长,偶见腹泻、软便等副作用。

3.马来酸替加色罗(泽马可)

泽马可是新型的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通过刺激胃肠道的5ht4受体,促进与降钙素基因有关的肽、p物质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提高胃肠道的动力,抑制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入,降低内脏的敏感度,较少发生由于受体脱敏引起的抗药反应,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口服及静脉注射替加色罗可对健康男性胃排空及小肠运动功能有显著改善,并可成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疗法。

4.其他药物

其他的药物,如奥曲肽,阿片受体激动剂,马来酸曲美布汀,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斯他和镇吐药,也逐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作用有限,且存在不良反应。

(五)非药物治疗

1.胃电起搏治疗

胃电起搏治疗是近年来糖尿病胃轻瘫治疗的一个热点。胃电起搏治疗能提高胃的电搏动功能,明显提高难治愈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食欲和机体营养平衡参数,同时恶心、呕吐和腹泻数量减少,远期观察疗效良好。一项对156名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进行长期无时间限制的、开放注射标志的临床追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植入电极技术能有效地减轻使用药物导致的胃轻瘫。但对于并发性肠道疾病,如急性胃黏膜糜烂或细菌感染,发生率在5%至10%之间。

2.内镜治疗

对于某些病例,可以尝试进行胃内镜注射肉毒杆菌的药物治疗。有学者用内镜注射肉毒杆菌来降低幽门张力,从而增加胃的排空量,证明这种方法可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症状。

(六)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严重患者经上述治疗无效,并排除胆道和胰管阻塞者,可行手术治疗。目前多用的手术方式有幽门成型、幽门扩张术、胃空肠吻合、胃窦切除等。Watkins等发现胃切除术能明显缓解糖尿病胃轻瘫所致的难治性呕吐,且无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