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医治疗
(一)预防措施
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措施有五点,即A(Aspirin and Anticoagulants,使用阿司匹林和抗凝剂),B(Beta Blockers and Blood Pressure,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控制血压),C(Cholesterol and Cigarettes,减少胆固醇摄入量和戒烟),D(Diet and Diabetes,控制饮食和糖尿病症状),E(Education and Exercise,加强教育和体育锻炼),以上五点缺一不可。除严格控制糖尿病症状并必须长期坚持,应及早处理各种心血管问题。
高血压很常见,采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是否影响糖、脂肪、钾、钙和钠等代谢,如失钾利尿剂(噻嗪类)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以减少钾和钙离子进入β细胞,从而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导致血糖升高;保钾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并减少排钾量,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容易出现血钾过高,影响心功能,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后果;β-肾上腺素阻滞剂无论选择者或非选择者均能抑制低血糖症状,提高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2亚型,非选择者也可延缓低血糖症的恢复;许多降压药也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阳痿等疾病,可引发心肌梗死,酮症还可诱起上述心、脑、肾并发症,必须注意。近年来,糖尿病性心肌病只在严重的心力衰竭和心律不齐出现前才有t波低倒置,应及早对糖尿病、高血压进行严格治疗,应用辅酶q10和第二代钙离子通道阻滞剂、L-肉碱能改善心肌功能,也可尝试;提醒糖尿病早期患者一旦出现头痛或者眩晕、头跳等不良症状时,应立即至神经内科就诊,进行颅脑血流图、脑电图及CT、MRI等各种相关影像检查,并及时对其采取适当的心理治疗预防措施。早期减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小脂在血液中的黏性。因此,糖尿病早期患者还是应该经常定期进行血脂检查,测量血糖、血压和统计体重等。
(二)治疗
积极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常有血脂异常,表现为血甘油三酯水平上升、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游离脂肪酸水平上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持续餐后高脂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轻微升高、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血脂代谢不正常是糖尿病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循证临床医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进而有效大大降低了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心脑血管结构变化和疾病死亡危险。
临床可根据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发病危险进行层次分类:
极高的危险:有明显的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
高危:糖尿病患者不具有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
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并接受调脂药物疗法的治疗,根据效果评估需要增加血脂检查的次数。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护血脂平衡和控制血脂紊乱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是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胆固醇等的摄入;增加三脂肪酸、黏性纤维、植物固醇/甾醇等摄入;减轻体重;增加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
临床上首选的他替西汀类就是脂肪代谢调节减肥药。起始时可应用中等剂量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根据疗效及机体耐受刺激能力,适当调整剂量,如果体内胆固醇不完全达标,与其他调脂治疗药进行联合使用(其中例如依托克折宁和麦布),可迅速获得安全、有效的个人调脂治疗功能。
如果觉得目前我国现有的调脂药治疗标准基本曲线指数值较高,在治疗后3个月,难以达到治疗目标基线值,可以直接考虑把你的低密度脂蛋白目标降低到至少50%的治疗目标上。
临床上还有部分极高危病人低密度脂蛋白的基线值在其基本目标之内,此时可以降低到约30%的治疗目标上。
如果在低密度脂蛋白达到标准之后,甘油三酯水平仍然很高,可以在他汀类药物疗法的基础上使用降低甘油三酯药物,如贝特类药物(以非诺贝特为首选)或高纯度的鱼油剂,使非高密度脂蛋白达到标准值。如果空腹甘油三酯为75.7 mmol/L,首先应使用减轻甘油三酯的药物来预防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