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情况

三、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情况

已经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了糖尿病有关的候选基因,主要是受体和载体基因,如葡萄糖、脂肪代谢的限速酶等基因。但是,每个候选基因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区、种族与人群差异。目前糖尿病候选基因主要是杆细胞核因子4α、磷脂酰肌醇-3-激酶、胰岛素基因、钙蛋白酶10、转录因子7l2和过氧化酶体增殖受体γ等。两项研究分别发现,钾离子内向转移整流运动通道中的蛋白质j亚基单位11及其基因组的变化可能会明显降低离子ATP敏感性K离子通道活性,从而可能导致婴儿胰岛素的总体含量明显上升,从而可能导致婴儿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进而可能导致一些婴儿出现持续高度的胰岛素性低血糖。钾离子电压门控通道1号成员的碱基排列如果出现错乱,也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危险(糖尿病发生的概率增加1.3倍)。蛋白酪酸磷酸酶受体d基因还可以使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从而导致吸收血糖功能紊乱。氨酸消旋酶的基因变异还会干扰胰岛信息的传递,从而影响胰岛素生成。目前,糖尿病候选基因比较多,但大部分都不能进行克隆,其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和钾离子内向整流通道蛋白j亚基单位11是目前最容易进行克隆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