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诊断不难,关键是想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临床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症状加重时,出现消化道表现(如厌食、呕吐、腹痛)、脱水、呼吸变化、神志变化等,应该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对无糖尿病史不明原因昏迷、顽固消化道症状患者也应该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
1.实验室检查
根据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
(1)血糖异常增高,>16.7 mmol/L。
(2)尿酮强阳性,尿糖强阳性。
(3)血二氧化碳的结合性减弱;血pH下降,有学者根据此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划分为:轻度(pH在7.25~7.3);中度(pH在7.0~7.25);重度(pH<7.0)。
(4)血酮增高,3 mmol/L以上(正常低于0.6 mmol/L)有诊断意义。如为β-羟丁酸检测,正常范围在0~300μmmol/L,酮症为300~500μmmol/L,>500μmmol/L为酮症酸中毒。
(5)血钠、血氯往往降低,在严重脱水时可升高。严重高血糖时可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在血糖大于5.6 mmol/L时,每增加1 mmol/L,血钠可降低1.6 mmol/L。血钾可在治疗之前正常,在少尿、尿闭时可升高;治疗前血钾正常或减少者,提示严重失钾;治疗后和尿量升高时,血钾严重、急剧降低,应引起高度重视。
(6)血白细胞增高,甚至出现类白血病反应。
2.酮体试验
酮体是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的总称。最佳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方法是做酮体试验直接检测β-羟丁酸。正常情况下,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含量差不多,丙酮的含量较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时,β-羟丁酸含量大大增加。
(二)鉴别诊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急性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都属于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症状类似,诱发原因类似,应注意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有糖尿史的病人来说,如果出现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或出现胃肠道疾病,结合血糖、尿糖和尿酮检测,确定诊断不困难,但对无明显糖尿病历史、首次因意识不足而就诊者,对本病的认识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当患者有进行性意识障碍、昏迷,有定位障碍和明显脱水时;当感染、心肌梗死、手术等应激状态加剧时,多尿症就会出现。当由于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体内水量不足,或有利尿药、脱水剂的应用史,出现神志不足致昏迷时,无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否,均应立即检查尿糖、尿酮体、血糖、酮体、尿素氮的结合性、心电图、血钾、血钠、血氯等,以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