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劢关于康德哲学的说明

(三)张君劢关于康德哲学的说明

以上既可以看出张君劢治学之历程与内在思路之变化,同时也可以看作张氏对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之简单概括,而张氏心中,知识与道德无疑乃一切哲学中之最要者,质是之故,张君劢对康德哲学情有独钟,并进而论述康德哲学体系及其基本思想。

张君劢分康德哲学为知识论与道德论,概欲以此两途介绍康德哲学。张君劢在《我的哲学思想》一文中介绍康德知识论,康德以为知识非完全来自经验,必有先天理性存焉,此先天理性,张氏总结为“超越现象、超越分析、超越逻辑”,此三者乃先天存于人之头脑,故有范畴之必然,此乃康德综合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结果。张氏在此以爱因斯坦之相对论举例,并引用爱因斯坦之话“理论的物理学之自明理的基础,非来自经验之推论,乃为人心之自由创作”,以此说明康德在知识论上之贡献。当然,此处不讨论康德知识论之局限或其发展方向,仅作为张氏研究之介绍。而关于康德道德论,张氏首先分析当时三种流行之理论,即道德的进化论、道德的实验心理学、道德的唯物主义,此处乃张氏分析康德道德论之前提,也是张氏对当时诸多流行观点的批判,故而将其摘录于此,以便进一步了解张氏思想:

近二三百年来,为科学或知识发达之大时代。知识发展,随而侵入道德之范围,或且取道德而摇撼之而代替之。昔日人类所习闻者,曰“人为万物之灵”,将知礼仪、知是非、知廉耻之责,加之于人身,为其一切行为之准则。自进化论风行,曰“人由猴变”,惟有在竞争中以求生存。此两语间之轻轻一转,而道德观念发生动摇矣。昔人信有灵魂之说,且有轮回有神鬼之说,以为福善祸淫之奖惩。自实验心理学成立,不特灵魂失踪,即对于自觉性之有无(美国詹姆斯之疑问)亦发生怀疑。其仅能剖而视之者,为神经中枢,然此仅为血肉与感觉系而已,人类之灵明,不可于此形质中求之焉。更有甚者,则曰道德宗教与政治法律,乃统治者鞭笞人民之工具,所以为统治阶级政权保护者之计,非人性中所固有。以唯物主义之名词言之,宗教道德等等为上层之结构,其在下层而为之根本着为生产方法,一旦生产方法变更,其上层结构亦随之而动摇。换词言之,道德宗教乃一种依附末光之现象而已。以上所举三种学说,一为进化论,一为实验心理学,一为唯物主义,从直接与间接方面,将千百年人间所习闻之道德观念动摇之,驱除之,使其无地容身。

张君劢在批判二三百年来之道德论基础上,极力赞赏康德之道德论。康德指出纯粹理性之外,尚有实践理性,意即“上帝存在、灵魂不灭、意志自由”乃成其一切立论之前提与结论,而关乎于此,则人类之最终目标绝非以功利来衡量,而关于人之本身之价值、幸福当成为实践理性之最高标准。康德对于道德之重视,可谓从哲学层面对人以及人类本身价值回归之再次确立。此点在张氏看来,正好可与吾国西汉时董仲舒所言之“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相比类。

在张氏看来,康德关于知识论及道德论之两分法,一方面保存并承认科学知识之重要,同时也承认了科学知识所不能解决的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诸问题,而将人类之道德赋予实践理性。此乃康德超越此前诸多哲学家之伟大之处,然对于上帝、意志等诸种问题的悬置反而造成了本体的缺失,为解决此问题,黑格尔横空出世,提出“绝对精神”之说,并将其确定为人类之本质,人类的历史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客观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