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之学术思想之分段

四、梁漱溟之学术思想之分段

介绍梁漱溟之学术思想之前,需先作一补充说明,梁氏为学之目的乃在于改造现实,而梁氏在社会实践中对其学术思想则不断作出调整及改进,这也造成了梁氏学术思想之一大特色。即梁氏整个学术思想之变迁无不跟随其社会实践之过程,同时,针对其学术思想之内容,则时常予以更正与补充。但贯穿其中不变的始终是梁漱溟之为学目的。梁氏学术思想之根本即在于此,明了于此,方可对梁氏之全部学术思想作一整体有机之理解。此处引用梁漱溟之言论为证:

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三版序言里谈两个悔悟,表示虽有悔悟,仍未有新解,即明了问题但仍未有确切答案:

头一个重要的悔悟是在本书第四章讲孔家哲学所说的“中庸”是走双的路这一段。这一段的大意是补订上文,但明孔家走一任直觉随感而应的路还未是,而实于此路外更有一理智拣择的路,如“极高明而道中庸”,便是从过与不及里拣择者走。这样便是我所谓双的路,原文表示双的路云:

1.似可说是由乎内的,一任直觉的,直对前境的,自然流行而求中的,只是一往的;

2.似可说是兼顾外的,兼用理智的,离开前境的,有所拣择而求中的,一往一返的。

我从这个见解随后批评宋明学,就说:

宋学虽未参取佛老,却亦不甚得孔家之旨;据我所见,其失似在忽于照看外边而专从事于内力生活;而其从事内里生活而又取徒穷理于外,于是乃更识矣……。至明代而阳明先生兴,始祛穷理于外之弊而归本直觉;然犹忽于照看外边,所谓格物者实属于照看外边一面,如阳明所说虽救朱子之失,然自己亦未为得。

第二个重要的悔悟是在本书第四章末尾,说“西洋生活是直觉运用理智,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印度生活是理智运用现量”一段,……。所有这一段话我今愿意一概取消,请大家不要再引用他或讨论他。

以上梁氏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的双路说以及中西印文化之特点说正是后人对梁氏学说之大加赞赏之处,若不明梁氏在此问题上的态度之转变,则明显不能完整理解梁氏学术思想之变迁。

再举一例,说明梁氏在佛研学究方面之观念之变迁:

梁漱溟在1925年所作之《究元决疑论》附记中指出其于《究元决疑论》中之不当之处:

1.叙性宗义的一段 此段以鲁滂的《物质新论》和佛家的《楞严经》、《起信论》来比附,立论最是不当……

2.叙相宗义的一段 此段前半摘录《三无性论》等,后半征引太炎先生的文章,以说明无性主义……此段中全不曾弄得明白。

3.论苦乐一段 此段话颇动听,虽有些意思,但也是没方法的乱谈……

上述三段话为梁漱溟对其成名作《究元决疑论》所作之自我批评,不明梁氏此种转变,则不足以了解梁氏佛学思想之变迁。

以上所说,目的在于了解梁氏学术思想之变迁。就其一生而言,大概经过西方哲学、佛学、东西文化比较、推崇儒家文化几个阶段。梁漱溟在1969年作《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中言:

第一期思想与近代西洋功利主义同符

转入古印度的出世思想为第二期

再转而归落到中国儒家思想为第三期

以上为梁漱溟自述其早年思想之变迁,正是因为其后期转入儒家思想,故而被新儒家学派推崇为新儒家之代表人物之一,但梁漱溟之思想变迁,就其实质而言,正如前面所言,乃在于改造社会之实践之反思,从此角度而言,梁氏之学术思想,并非截然断裂,而是一脉相承。梁氏坦言从个人之角度,始终对佛学推崇有加,唯其对社会大众而言,则立主儒家之实效,梁氏言:

我从二十岁以后,思想折入佛家一路,一直走下去,万牛莫挽,但现在则已变……。我以前虽反对大家作佛家生活,却是自己还要作佛家生活,因为我反对佛家生活,是我研究东西文化问题替中国人设想应有的结论,而我始终认只有佛家生活是对的,只有佛家生活是我愿意做的,我不愿意舍掉他而屈从大家去做旁的生活。到现在我决然舍掉从来的心愿了。我不容我看着周围种种情形而不顾。——周围种种情形都是叫我不要作佛家生活的。一出房门,看见街上的情形,会到朋友,听见各处的情形,在触动了我研究文化的结论,让我不能不愤然的反对佛家生活的流行,而联想到我自己。——这是迫得我舍掉自己要做的佛家生活的缘故。我又看着西洋人可怜,他们当此物质的疲敝,要想得精神的恢复,而他们所谓精神又不过是希伯来那点东西,左冲右突,不出此圈,真是所谓未闻大道,我不应当导他们于孔子这一路来吗!我又看见中国人蹈袭西方的浅薄,或乱七八糟,弄那不对的佛学,粗恶的同善社,以及到处流行种种怪秘的东西,东觅西求,都可见人生的无着落,我不应当导他们于至好至美的孔子路上吗?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以上所言,乃补充说明梁氏学术思想虽有分段,但其间并未截然对立,而是以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之宗旨统而贯之,此乃梁氏学术之第二大特点,从此角度而言,则梁氏之学术思想不可以单纯以儒家、佛家、心理学之名称而总括之。梁氏思想之分段以及其中之内在联系,说明了梁氏学术思想之不同方面自有其价值,不可以后期之思想彻底否定前期思想之原因。因此,从此意义而言,单纯以任何学派之角度而涵括其学术,必定偏于一隅,落入一叶障目之窠臼。故而,梁氏学术有其体系与内容,当从整体之角度进行研究,确定其分期与内在联系,明确其不同学术思想之独特价值。

明了梁氏学术思想之阶段以及其内在联系,为进一步了解其学术思想及其结论,当知其学术研究方法。故而下节重点介绍梁氏学术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