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文化史观及其对历史人物评价之观点
2025年09月15日
(三)熊十力文化史观及其对历史人物评价之观点
熊十力以上言论,是其文化史观之表现,其价值在于高扬中国文化之固有精神与传统,当然,熊氏于此见中尚有可商榷之处。熊氏认为中国文化与外族之交融中,看到了外族对中国文化摧残之一面,而对其对中国文化之发展与继承之一面有所忽视。比如唐太宗时期西域文明对中国之影响。一国之文化,就中国历史而论,有赖于统治阶层之气度与胸襟,此乃文化发展之必要条件,再进而言之,所有文化不过是人类心灵之创造,帝王将相由于在中国历史上的主导作用,必然对中国文化之发展有着重要之影响,唐朝时期之文化大繁荣并非仅仅是先秦诸子之继承,同时也有赖于西域文明包括宗教、技术、艺术等诸多方面融合至中国文化之补充。
当然,熊十力并非否定政治人物之价值,相反,熊氏十分重视历史人物之作用,熊氏尤其对历代科技创造与社会体制、工商经济一并予以高度重视,在其对史书中记述之体意见中可观端倪:
其记述之体,可略说为二:一则考论人物得失。如各方面领袖人物(熊注:谓若古之君相及士大夫,今所谓领袖是也。)其推动社会政治及文化等方面,所发生之影响果何如。此最不可忽者。春秋褒贬善恶与别嫌疑、明是非等义,即在乎此。后来史家皆宗之。二则本科学方法,推进社会变迁。如由游牧社会进而为农业社会之类。各个时代之一切组织、一切法制及生活情况等等方面,各互相悬殊,而其或为渐进,或为突跃,又皆有其所以,必非无辜而然者。史家述作,必于此推详焉,所以数往知来也……
若民族普遍的心里,对于伟大人物皆有真切信念,此等民族决不衰落,决不衰亡。反之,则有沦丧之忧……一个人,或一民族,如果崇信恶人暴行,或且贵重浮华之士、浅薄之论,其人其民族必衰亡而不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