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的西方美学、艺术思想之源头以及不同派别之研究

(一)宗白华的西方美学、艺术思想之源头以及不同派别之研究

1.宗白华对希腊美学思想之总结

宗白华对希腊美学与艺术思想之研究,主要见于其《哲学与艺术——希腊大哲学家的艺术思想》一篇中,此篇文章中,宗白华从形式与心灵之关系入手,认为苏格拉底更看重艺术作品的内涵,也就是所反应的心灵世界,而毕达哥拉斯则以数与音乐音节之比律之关系,探讨形式即是艺术之核心,叔本华侧重理念的表达,以艺术为模仿为理由而轻视艺术,最后,宗氏对亚里士多德之美学理论给予了肯定,并指出,正是亚氏之分析,是美学理论长足进步之开始,并因此奠定了西方美学中关于形式与内容、艺术与人生问题之基石。宗氏言:

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但它同时也是严整的秩序、圆满和和谐。在这宁静和雅的天地中生活中的人们却在他们的心胸里汹涌着感情的风浪、意欲的波涛。但是人生若欲完成自己,至于至善,实现他的人格,则当以宇宙为模范,求生活中的秩序与和谐。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达到这种“美”的道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是“执中”“中庸”。但是中庸之道并不是庸俗一流,并不是依违两可,苟且的折中。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力求取法乎上、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而得和谐。所以说中庸是“善的极峰”,而不是善与恶的中间物。……这种刚健清明的美是亚里士多德的美的理想。美是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美的人生是极强烈的情操在更强毅的善的意志统率之下。在和谐的秩序里面是极度的紧张,回旋着力量,满而不溢。希腊的雕塑、希腊的建筑、希腊的诗歌以至希腊的人生与哲学不都是这样?这才是真正有力的“古典的美”!

简而言之,宗白华究西方艺术之源,认为艺术不仅仅是对自然之模仿,更是哲学理念之表达,也是人类生活之实践,而其中,美即是统筹三者关系之纽带。通过宗白华对希腊古典美学思想的剖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再一次看到宗白华对美与艺术本质的认识,宗氏言:

艺术家对于人生对于宇宙因有着最虔敬的“爱”与“敬”,从情感的体验发现真理与价值,如古代大宗教家、大哲学家一样,而与近代出于应付自然,利用自然,而研究分析自然之科学知识根本不同。一则以庄严敬爱为基础,一则以权力意志为基础。……艺术的境界是感官的,也是形式的。形式的初步是“复杂中的统一”。所以亚里士多德已经谈到这个问题。艺术是感官对象。但普通的日常实际生活中感觉的对象是一个个与人发生交涉的物体,是刺激人欲望心的物体。然而艺术是要人静观领略,不生欲心的。所以艺术品须能超脱实用关系之上,自称以形式的境界,自织成超然自在的有机体。

总之,宗白华通过对希腊大哲的美学理论的探讨,提出了形式与内容,艺术表达中的心理活动以及艺术对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而这几个问题从古希腊伊始既成为美学理论探讨之对象,而关于此类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多有论述,流派纷呈,然源头大都出于斯,因此,本节以宗氏对希腊哲人之艺术讨论开其端绪,下面,我们再看看宗白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之研究。

2.宗白华对文艺复兴时期美学艺术思想之研究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是中世纪末期出现于意大利的一种文艺思潮,其缘起于对神学形式化禁锢的反抗以及对希腊哲学艺术的回归。当然,其结果并非简单地希腊罗马化,而是在历史上对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时至今日,仍然见仁见智,有认为其乃人文思想之再放光芒,对人的进一步的肯定也间接导致了对人类欲望的肯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否定者则称这一时期乃是对神的背叛的开始,以及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的衰落。宗氏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研究基本持一种肯定之态度,首先指出文艺复兴是对希腊文艺思潮的复归,但同时在诸多方面又是对希腊罗马时期的超越。宗白华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之美学研究,主要体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一文中,在这篇文章中,宗白华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美学艺术思潮可谓异彩纷呈,流派众多,而检点其中,认为其最大特点即是分科之形成,包括诗学、建筑美学、音乐美学、绘画美学等不同领域内之美学观点之成熟与超越。再者,宗白华认为文艺复兴时期另一大特点即是其现实主义精神,此种现实主义,贯穿于几乎各个艺术门类,而其中之核心,即是形式与内容之和谐、欢乐主义之流淌等方面。

3.宗白华对德国唯理主义美学之总结

在《德国唯理主义美学》一文中,宗氏首先指出德国唯理主义之美学发端于法国,尤是笛卡尔之哲学,宗白华首先指出当时之社会背景:

在十七世纪下半期的艺术和美学思想里发生着一个很大的变化。在上升的君主专制的国家,首先是法国政治生活里一种理智化、机器似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方式占了上方。在宫廷的礼仪习惯里严守着形式、规则,控制者一切……权威。很明显,这种新美学是和笛卡尔唯理主义哲学发展有着连带关系,表示着同一个趋向的。但是这种唯理主义美学在德国莱布尼茨和他的学派里才得到较有系统和有结果的发展。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鲍姆加登、马耶尔、奥耶莱尔、苏尔萨尔、曼德尔松和莱辛。

以上是宗白华对德国唯理主义发展源流以及走向的一个总说明,宗白华进一步总结德国唯理主义哲学,认为其以莱布尼茨与鲍姆加登为代表,其根源在于发明微积分的大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感性同样可以理性之角度进行严格地分析,由此而导致了唯理主义的美学观,宗白华认为莱布尼茨的美学来源于“对于心里生活里各主要区域的相互关系和精神现象里的因果关系的理解”(出自宗氏《德国唯理主义哲学》),鲍姆加登则更进一步,在人类历史上,创造“美学”一词,此乃近代美学作为一独立学科兴起之标志,唯理主义美学一方面强调对心理活动的认真严格的理性分析,同时,强调作为美的对象的客观一致性以及完满性,我们还是看看宗白华的说法:

对于美的活动所以就是心理活动力量的加强,也即是按照它内在的规律在多样中创造统一性。因此,一个别的人,一个禽兽,甚至一个无生命的被造物,绘画或艺术品,当他们的形象印进我们的头脑时,也在我们内心培植和唤醒,提高了的完满的存在以及与此相应和的愉快,然后,“我们的心情感到一种完满性,这完满性是悟性尚不能把握的,而它却仍然是符合着悟性的”。

——宗白华《德国唯理主义美学》

唯理主义美学将人的感觉作为研究的对象,力图发掘其中的完满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唯理主义美学必然导致两条路径,一则以心理分析的美学,一则以康德所认为的植根于判断力的符合目的性的具有普遍性的美学。下面我们谈谈宗白华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研究。

4.宗白华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总结

宗白华首先指出英国经验主义分析美学的根源,认为其出自于对法国唯理主义的批判,并开启了新的美学研究道路,即是植根于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系列规则的研究,宗白华重点分析介绍了何姆及布尔克的美学思想,宗氏认为何姆《批评的原则》是心理学的美学的奠基著作,宗氏言:

何姆的分析是以美的事物给予我们的深刻的丰富印象为对象。他首先见到美的印象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单纯依据自然界审美对象或过程的某一规定的性质。审美的把握对象的是情感,于是分析情感是首要的任务。

——宗白华《英国经验主义的心理分析的美学》

宗白华进一步指出,分析情感成为美学分析的首要任务,何姆进而提出所谓美,不过是没有利害关系之愉快之感觉,当然,此种感觉包含壮美、优美等诸种,并进而分析引起人们愉悦的种种元素。宗白华紧接着对英国思想家布尔克进行了分析,认为英国人更强调所谓不规则的美,而此种美的感受来源于我们的快感。但是,种种心理分析均指向人们的主观感受,如何在此种个人的主观感受中寻找到一种普遍性的因素,也就是有关美的客观性的问题,这一问题,留给了康德,因此,下面我们看看宗白华对康德美学的分析。

5.宗白华对康德美学的评析

宗白华对康德哲学以及美学均作出了自己的评价,第一章中,我们已经对宗氏对康德的哲学思想研究做了简单的介绍概括,现在来谈谈宗白华对康德美学的分析与总结,宗白华认为康德集成了德国唯理主义美学以及英国经验主义的心理分析的美学,康德对美学之贡献主要在于其将美学从单纯的心理感受的活动提高到其具有普遍性的符合目的性的活动,而此种活动则以其“趣味判断”为基础,不同于先验理性与先验道德,就像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中所阐述的哲学体系,审美,这种来源于先验判断之心理活动,必然成为联系自然与自由之桥梁,通过对其中审美判断之分析,康德认为其源于天才之“理念”之创造,同时指出其中之愉悦之感受区别于一切快感、思考、分析等诸种概念,而是一种对形象以及诸元素的整体感觉,此种感觉必然存在着先天的、普遍性的因素,也存在着其虽无目的性却符合“目的性”之二律背反。宗氏在《康德美学评述》里比较客观地介绍了康德的美学体系,却同时将其称为“唯心主义美学”,并对其提出批评。当然,认真通读宗氏之作,可知其对康德之批评不过是形式之铺垫,与其对康德美学之分析之间几乎完全没有联系,从此出发,我们当知宗氏对康德美学之真正理解,而对其对康德美学之批评之一面,则完全可以会心而一笑置之。

6.宗白华对近代美学、艺术学之总结

概而言之,西方学术思想大都源自希腊哲学(此处仅就源头而言,未涉及宗教),美学当然不能例外。美学最初几乎完全是哲学家所考虑的问题,后期学术分科愈来愈细,美学渐渐从哲学家之视野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之学科,当然,任何美学均离不开哲学思想之根本,后期之美学,或为哲学家之所注重之一科,或纯粹以美学家而成之独立体系。宗氏通过其《美学》一书,将西方美学之发展源流尤其是美学之流派详细说明,涉及美学之对象、内容、方法以及艺术家之创造等诸多方面。同时,宗白华通过对美学与艺术学之界定,区分两者之不同,在《艺术学》一书中,对艺术与美感以及艺术学之范围也重新进行了界定。此处不再多言,仅仅将其题目罗列于下,以便读者诸君理解其美学艺术学之内容:

宗白华《美学》目录:

美学之对象

研究美学之方法

美学之趋势

美感

审美方法:静观论

审美方法:同感论

审美方法:幻想论

审美方法:批评论

自然界之审美方法

美感分析各学说之评价

美感分析方法

艺术创造之问题

艺术创造问题研究之困难

艺术创造之研究方法

美学家论艺术创造之研究

分析艺术创造之工作

艺术创造私人动机研究

艺术创造之工作问题

艺术创造工作之初步

艺术创造之主要工作

艺术创造之天资问题

天才问题

艺术的天才

天才创造中下意识的作用

天才的智慧

天才之其他特征

宗白华《艺术学》(讲演稿)

第一章 艺术品之本质

(一)艺术学命名之由来

(二)艺术学与美学之区别

(三)艺术品的内容

(四)艺术品与自然现象之区别

(五)生命与表现

(六)经历如何而成为艺术品的内容、形式

(七)艺术创造的意义

(八)形式化的问题

(九)艺术品材料与其周境之关系

第二章 艺术之欣赏

(一)欣赏之意义及其条件

(二)艺术品境层问题

(三)欣赏的问题

(四)艺术家的个性

(五)风格论

(六)艺术的系统及各种内容

第三章 各种艺术

(一)图画

(二)雕刻

(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