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对儒家所言“道”的解读
2025年09月15日
(二)熊十力对儒家所言“道”的解读
熊十力以《论语》“道不远人”、《中庸》“率性之谓道”、《大戴礼》之仪礼之本、《大易》之乾卦刚健精神、《孟子》之“夫道,一而矣已”互相阐发,并参老庄,批驳佛氏之空,究其实,熊氏不过借用经书之言,以说明道兼体用,乃生生不息之意。熊氏进而将“道”分为以下九点而论之,以明经中之常道,熊氏言:
一曰以仁为体
二曰格物为用
三曰诚恕均平为经
四曰随时更化为权
六曰道政齐刑,归于礼让
七曰以人治人
八曰极于万物而各得其所
九曰终之于群龙无首
熊氏九个方面之对道之阐述,可理解为其体用不二核心理念之雏形。其九点论述,第一条可认其为“体”之说,而从第二条到第九条,均可理解为“用”之解读。第一条,则熊氏以“仁”为本,以立人极,而第二条则以“格物”为用,乃诚意之基础与实现也。第三至第八条则由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推而为政、为治之原则及目标。第九条则以《周易》乾卦第六爻说明儒家之“大同世界”之特征,即消除一切阶级及不平等现象之终极理想社会特征。其通过对历代儒家学说以及老、庄、佛氏之理论之批判,“体用不二”之理念已呼之欲出。总而括之,熊氏《读经示要》一书可以认为是熊氏对历代儒家学说之评点,而其旨归则归结为孔子“修齐治平”之内圣外王之道。关于熊氏对儒家学说更系统更全面的解读则以其《原儒》一书为标志,下面简单介绍熊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