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之艺术批评与美学思想之学术逻辑及体系

五、宗白华之艺术批评与美学思想之学术逻辑及体系

宗白华对中西艺术及美学思想之研究,来源于其对中西文化之深刻理解,来源于其对“艺术、哲学、科学”同样为认识世界感悟世界乃至人生价值实现的不同方式之观念。宗氏从此理念出发,探讨中西艺术以及美学思想源头,指出中西哲学思想之差异乃是中西艺术源头不同之根本原因,宗氏通过对西方希腊哲学之分析,指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氏以及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诸大家构成希腊艺术之哲学思想之有机组成部分。而就中国而言,则由于《周易》及老、庄、荀子等先秦诸子之思想,成为中国艺术之根本理念之核心。当然,宗氏对中西艺术以及上溯至哲学思想之研究,是以佛学思想为根基,也就是说,宗氏以佛教《华严经》、《阿含经》、《唯识论》等所反映的对世界宇宙人生之理念为核心,即所谓“三界唯识”之角度,阐释所有艺术,均受限于时空之局限,而在种种突破时空形式中所表的的人生意趣以及精神境界,构成了中西艺术之共通之“内在价值”。通过对内在价值的分析,指出中西不同艺术发展之道路紧随不同时代思想理念之变化而变化,而于此种种变化之中,诸多中西大家对艺术思想之论述虽各有不同,或以体系入手,或以理念入手,或以方法而分析之,或以感觉之心理而重视之,宗氏从对不同艺术之特征之分析,再到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论著之核心理念之评判,总结出近代以降之《美学》与《艺术学》。此乃宗白华先生之学术逻辑以及其基本框架。其中尤须注意的是,宗氏对艺术的理解,当大略可分为两个时期,初期纯以佛学之角度关照而分析,后期则结合西方以及中国历代艺术论著而全面评判,宗白华初期对唯物主义提出严格之批评,后期则吸收唯物主义之元素,适当强调不同艺术以及美学理论之时代条件。但是,就宗氏之著作而论,可知其对唯物主义之运用,则更强调“美”之客观性,更强调“人类认识”之客观性,更强调“人类艺术活动”同样为“真”之体现。此点尤须注意,也就是说,宗白华对唯物主义之吸收与接受并非通常所谓之纯粹客观之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决定作用。宗白华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最能表现宗氏之美学研究精神以及其对中西艺术美学之理解。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中“错彩镂金的美”与“芙蓉出水的美”,强调或以人之精神探索世界之表现,或以自然山川入于人之心灵之表现。宗白华将对中国美学以及艺术的研究,从哲学思想到形下之器之全方位研究,从诗歌、绘画、钟鼎彝器、汉唐壁画、建筑戏剧,再就具体方法而言之,宗白华强调了“虚”与“实”之关系,意境之诞生及意境之层次问题,动与静之问题等。宗白华对西方从文艺复兴到近代以来之不同艺术思想之分析以及与中国艺术思想之比较融通等诸方面,同样具有开创性之意义。那么,宗白华何以能以一人之力,对中西哲学以及艺术思想作出如此全面而深刻之著述,此点显然有赖于其独特之人生观以及精神特质,下面简要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