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治学之鹄的

七、马一浮治学之鹄的

今国学大热,邪说纷纭,弟以师宗,非关乎正解也;文以财本,无学人之宗旨焉。马子融通古今,统摄学问于一心,藏于宗庙,教之乱世,当有其旨归,本部分简而论之,以成学术逻辑之必然,后文体悟之先导。

马一浮在《泰和会语》引言中言治国学者当有其注意事项:

论治国学先须辨明四点

此学不是零碎断片的知识,是有体系的,不可当成杂货。

此学不是陈旧呆板的物事,是活鲜鲜的,不可目为骨董。

此学不是勉强安排出来的道理,是自然流出的,不可同为机械。

此学不是凭藉外缘的产物,是自心本具的,不可视为分外。

由明于第一点,应知道本一贯。故当见其全体,不可守于一曲。

由明于第二点,应知妙用无穷。故当温故知新,不可食古不化。

由明于第三点,当知法象本然。故当如量而说,不可私意造作,穿凿附会。

由明于第四点,应知性德具足。故当向内体究,不可徇物齐己,向外驰求。

而马一浮治学之鹄的当以下面一段论述最为简要,特再次述及如下:

信吾国先哲道理之博大精微,信自己身心修养之深切而必要,信吾国学术之定可昌明。不独要措我国家民族于磐石之安,且当进而使全人类能相生相养,而不致有争夺相杀之事。据此信念,然后可以讲国学。

此段论述,明为信念,实为目的,当可认其乃马子治学鹄的无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