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对道家时空意识之解读

(五)宗白华对道家时空意识之解读

宗白华以佛学思想解读西哲康德、叔本华等人,尤其对西哲之时空观做过详细之考察,从古希腊纯理性之时空到康德先验理性之时空观,再反观中国儒家哲学,尤其是周易之时空观,认为儒家之时空观乃与人之生命、道德为一体,此乃宗氏强调中西哲学不同之关键之一。而对于道家之时空观,尤其是对老庄之时空观,也顺乎自然给予关注与思考,总而言之,宗氏认为老庄偏重于空间之观念,而不同于周易之时空一体性之结论。宗氏认为老子偏重于“至小无内”之说,庄子偏重于“至大无外”之说,而道家之空间观念自然带来其特有之人生观念,以及其特有之艺术精神。由于中国艺术之精神受老庄思想影响颇深,故而此处特就宗氏之老庄时空观作一简要说明,以助于进一步理解其哲学以及艺术思想。

宗白华在《道家与古代时空意识》一文中说道:

老庄是脱离了生产实践的知识分子而对宇宙(宗注:空间时间与动力)作静观的冥想。但是他二人虽同为道家,却有着显著的不同之点。老子是从观察“其小无类”的空间出发:“虚”、“无”、“奥”、“谷”、“门”、“牝”、“希”、“夷”、“微”、“玄”、“籥”、“蛊”、“容”、“玄牝之门”、“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朴虽小,天下莫能破”、“常”……他所见要知要明的是“小”,是“常”。从“小”的永恒的“空虚”,他见到宇宙的“道”,也由这里引申出人生的“道”。……

庄子的空间意识是“深宏而肄”的,它就是无穷广大、无穷深远而伸展不止、流动不息的。……

此乃宗氏对老庄时空观之解读,也是宗白华关于中国艺术思想之支点之一,因而此处略为提及,以明其学术思想之体系之一贯,同时作为下述介绍其美学与艺术思想之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