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学术逻辑及其学术思想之利弊
辜鸿铭之学术思想当然与其经历有着不可分割之联系,诚然,其生父淳淳之告诫,令其不能忘记中国文化,同时对其忠君爱国之训示也影响了其一生之作为;而其养父布朗先生教育其弘扬中国文化,长中国人之志气之期望,无形中为辜氏凭添抱负;此后,留学英国、德国、法国,广泛吸收学习西方之文学、哲学、工程等各门学科,为其打下坚实之西学功底,为其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辜氏留学法国期间,曾租住一高级妓女之寓所,了解了许多上层政要官僚社会人士之虚伪之一面,也为其后来对官宦有着一种本能之蔑视提供了感性之支撑。但,我们仍然不认为辜氏之经历方造就了辜氏之学术思想与人生目标,因为,所有的理念均来自于其内心世界,来自于其对自己所经历事情的反省与体悟。同样的留学生活,同样的幼年之忠君之教育,许多留学生则经历西学之熏陶后,完全或部分地抛弃中国文化者,并不鲜见,胡适即是最明显之一例。因此,关于辜氏之学术思想,只能归结于辜氏之学术理念与为学目标,正是其醇厚之西学功底,其对西方文明的更深一层之反思,其对西方以掠夺或侵略为手段而进行的全球扩张行为,在辜氏看来,与野蛮人无异。也正是辜氏之深刻,辜氏之特立独行,辜氏之高标,方可以勇于并坚持其自己之核心理念。
因此,我们不同意将辜鸿铭仅仅称为“保皇派”或曰“文化保守主义”者。此种标签,强调的仅仅是一种态度,而非其核心之学术目的与理念。辜氏于百年前即能认识到物质主义之危害,并大声疾呼,一以贯之之反对欧洲文明,远远超出当时以及当今之诸多学者专家。当然,辜氏力图以儒家精神以及君主制之安排来抵消或曰对抗欧洲文明不过是其理想化之态度之反映,当然于现实社会之中处处碰壁,此处充分说明,仅仅依靠物质主义而进行国家之治理之不足,同样,仅仅依靠精神之强调以及历史上之君主制度,也远远不能解决欧洲文明或曰现代文明之种种问题。当然,就辜氏之学术思想而言,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其对物质主义之危害之批判,强调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之理解与弘扬。因为,所有的思想乃是人之思想,所有的学术均有其边界与条件,关于中西文化之对比,关于中西文化之融合以及未来人类之道路。同时代之诸多大家均对此问题做了大量之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的答案。这也是我前面所介绍的马一浮、熊十力、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张君劢、梁漱溟、胡适等学说之关键之所在。读者诸君等应于此略作反思与提炼,则民国诸家之学术核心与理念,以及每一位大家之精神特质则粲然显现,而其中之真知灼见相信仍足以提供人们更多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