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之儒家统摄论

(一)熊十力之儒家统摄论

熊十力关于儒家学说之著作主要包括《心书》、《读经示要》、《原儒》、《乾坤衍》、《体用论》等著作。本部分以熊氏《读经示要》及《原儒》之研判为重点,而关于《乾坤衍》、《体用论》等著作俟后于介绍其学术思想之体系与核心时再行解读。

熊十力于三十年代避难期间在梁漱溟主办的四川勉仁书院中讲学,后编著成册,为《读经示要》,乃其于《心书》之后儒家学说研究与体悟之总结,其中有对历代儒家学说之评判,以勉励学员于儒家学说之多所研读为其成书之宗旨,然尤能反映熊氏关于儒家学说之根本观点,故而略作介绍,以观其儒家说之大概。继之者当以其《原儒》一书反映其晚年儒家研究之递进。而本部分中关于熊氏儒家学说之研判,寔为后续熊氏学术思想介绍之铺垫,今略述之乘后续也。

简而言之,《读经示要》一书开宗明义,言“经者,常道也”。其次,以姚鼐所言之“义理、考据、辞章”并之以曾国藩“经济”四意概学问之全体,并进而论述四者俱可统摄于儒家之五经。再论及所有学问包括西方科学等也可以完全该摄于五经之内。此乃熊氏早期之儒学观点,联想到当时熊十力曾与马一浮一起讲学于复性书院,其学术思想或受马一浮之影响,或者英雄所见略同,今无从求证,但指出其中之同异,别不所论。就其论述方法而言,马子以六艺该摄经史子集,再进而该摄天下一切学问。熊氏则以六艺该摄“义理经济考据辞章”而展开,两人之基本观点一致,仅仅论述方法及推进之次第有所区别。本人于《马一浮学术思想概述》一文已详细解释并分析马一浮之学术思想体系,关于熊十力此处之观点,不再一一剖析,有兴趣者参看原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