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研究讨论

五、研究讨论

新媒体技术产品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和媒体运营模式,并促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但新技术产品成功应用的前提是目标用户必须理解和接受技术。因而,归纳那些影响用户理解和接受新媒体技术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指导产品的设计,促进技术与用户需求的完美匹配成为了学术界和业界都广泛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可用性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新媒体产品的系统可接受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媒体产品设计提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可用性是影响用户技术接受的重要因素,在产品设计中应当占据重要位置。在以往的新媒体产品开发中,技术因素往往占主导地位,但工程师用新技术开发出的产品却常常难以使用户满意。这是因为人类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社会和文化特征的变化过程极为缓慢,尽管技术在高速地进步,但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始终是:更容易操作、方便实用(诺曼,2002)。换言之,盲目追求新技术的应用而忽略产品可用性的设计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可用性良好的产品则可以提供较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以可用性为基础的设计理念可以避免设计者盲目引进昂贵的新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因此只有增强产品的可学习性,提高产品操作效率,减轻用户记忆负担,降低出错率才可以促进用户对新技术产品的接受。

其次,以可用性为基础的优秀设计理念可以引导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必须通过产品对人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没有优秀的设计理念,新技术的优势就有可能被埋没,因此设计者必须要关注用户的可用性需求,并据此提出新的技术需求,从而使技术朝着“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服务”的方向发展。在可用性研究中,为提高产品可用性而提出的技术需求必将推动技术的进步。

最后,本文在对智能手机密码系统案例的探讨中发现,图形、图像元素在产品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提高用户操作效率和记忆效率。这可能是因为图形和图像具有的迹象性、相似性和象征性特征为理解、记忆、重现等认知行为带来了直接的优势(范文霈,2008),因此设计者应注意图形、图像元素在用户界面中的恰当运用,达到提高产品可用性的效果。

【本研究由“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区域综合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研究及示范/2014BAL05B07”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