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广告教育体系的重构

四、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广告教育体系的重构

有学者认为,解构并不是简单地对结构进行分解,解构本身即是结构,重构也不是对结构要素的简单地重新组合,而是对结构中要素关系的解开和替换,重新安置于不同的位置。列维·施特劳斯说过,结构主义方法的实质就是“探究真理系统可以互相变换的条件”,因此,从结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广告教育体系的重构问题就是要理清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告教育体系的要素关系及秩序,建构一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模型。这个模型并不是对原有体系的彻底否定和抛弃,而是在原有体系基础上的调整和重组。

结构主义者发现,结构内部诸要素间的关系最终都可还原为二元对立的关系,再错综复杂的关系都是基于最基本的二元对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按照一些基本的二元对立关系去处理自己所遇到的各种复杂状况,从而使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协调起来〔11〕。但是,显然社会生活和自然中的各种关系是非常复杂微妙的,仅仅进行二元的区分是不够的,比较僵化和机械,也不能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因此,人类便引入一个中间过渡项,作为对立的两极之间的转换枢纽,有了这个关键的中间项,一个基于二元对立的三元结构便建立起来了。〔12〕

广告教育就实质来说就是这样一个三元结构,主要的二元对立是人才输入与人才输出之间的矛盾,通过教育过程实现连接和转换,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构成了整个广告教育体系结构的辩证运动,如图5所示:

图5 广告教育体系的三元结构

人才输入是教育的开始,广告教育理念维系着整个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运转,教育过程包含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系统、教学方法等具体要素,这些要素在技术、市场及政策等教育外部环境要素的刺激下互动,最终培养出适应业界需求的人才,人才与业界的相适性近而反馈回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迫使其不断做出调整,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结构(图6)。

图6 广告教育体系结构运行图

广告教育体系重构的过程也就是各组成要素不断转换、不断调整的过程,在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找到相对的切合点,在不打破原有结构边界的前提下以新的形态作为结构力,推动整个结构的运转。具体来看,在目前互联网、大数据发展时代,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