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结论与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及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在对外交往方面积极努力,宣传举动也堪称成功,从而奠定了战后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在与国外政府和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有开放、有合作、有限制、有斗争的渠道探索,也为中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全球传播、塑造积极形象提供了历史经验。事实证明,借势用力、借船出海的国际合作是有影响力的外宣方式,对外开放、搭桥铺路,通过更有公信力的他人喉舌表达和捍卫中国的立场、观点、利益和形象,是一种有特殊效果的宣传。中国在国际宣传方面的弱国地位提示我们:传播策略的改进是当前迫切的任务。
【本文是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研究成果(批准号:14XW00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4ZDA056)。】
【注释】
[1]李习文,博士,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副教授。
Xiwen Li,Ph.D.Associate Professor,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His research interests mainly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wartime communication.
[2]郭镇之,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Zhenzhi Guo,Professor,School of Journalism&Communication,Tsinghua University.
【注释】
〔1〕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二).民国档案,1988(3):116.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二).民国档案,2000(3):22.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五).民国档案,2001(2):29.
〔4〕王晓岚.论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对外新闻宣传策略.抗日战争研究,1998(3):116.
〔5〕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宣传(四)推进国际宣传.中央党务公报,1942(24):100.
〔6〕赵玉明.抗战时期的广播事业//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闻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191.
〔7〕舒宗侨.抗日战争与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新闻摄影//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闻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212.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三).民国档案,2000(4):21.
〔9〕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二).民国档案,1988(3):115.
〔10〕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二).民国档案,1988(3):117.
〔11〕曾虚白.曾虚白自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263.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一).民国档案,2000(2):29-31.
〔1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二).民国档案,2000(3):20.
〔1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二).民国档案,2000(3):24.
〔15〕王晓岚.喉舌之战:抗战中的新闻对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4.
〔1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五).民国档案,2001(2):31.
〔1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五).民国档案,2001(2):32-33.
〔1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五).民国档案,2001(2):32-33.
〔1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五).民国档案,2001(2):35.
〔20〕舒宗侨.抗日战争与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新闻摄影//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闻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211.
〔21〕丁淦林.舒宗侨一美元购买《联合画报》品牌.新闻与写作,2007(6):38.
〔22〕舒宗侨.抗日战争与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新闻摄影//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闻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212-213.
〔23〕舒宗侨.抗日战争与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新闻摄影//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闻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212.
〔24〕赵玉明.抗战时期的广播事业//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闻界.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199.
〔25〕Hollington.K Tong.China and the World Press.Nanjing,1948:136.
〔26〕何扬鸣.抗战八年国民政府对美宣传策略.民国春秋,2000(5):8.
〔27〕刘景修.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外宣传纪事.档案史料与研究,1990(1):85.
〔2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五).民国档案,2001(2):26.
〔29〕曾虚白.曾虚白自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235.
〔30〕王晓岚.论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对外新闻宣传策略.抗日战争研究,1998(3):121.
〔31〕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一).民国档案,1988(2):127.
〔32〕曾虚白.曾虚白自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235.
〔33〕白修德.探索历史:白修德笔下的中国抗日战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82.
〔34〕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二).民国档案,1988(3):113.
〔3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一).民国档案,2000(2):32.
〔36〕曾虚白.曾虚白自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262.
〔37〕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二).民国档案,1988(3):113.
〔38〕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二).民国档案,1988(3):116.
〔39〕Hollington.K Tong.China and the World Press.Nanjing,1948:136.
〔4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虚白工作日记(二).民国档案,2000(3):28.
〔41〕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一).民国档案,1988(2):127.
〔42〕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一).民国档案,1988(2):126.
〔43〕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一).民国档案,1988(2):127.
〔44〕刘景修.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外宣传纪事(续二).档案史料与研究,1990(3):86.
〔45〕王凌霄.中国国民党新闻政策之研究(1928—1945).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6:146.
〔46〕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二).民国档案,1988(3):122.
〔47〕United States Printing Offic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1943,China.Washtington:United States Printing Office,1957:126.
〔48〕王凌霄.中国国民党新闻政策之研究(1928—1945).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6:146.
〔49〕休梅克.美国人与中国共产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