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教育体系重构的关键:教育过程诸要素的自我调整
1.教师队伍的建设
师资素质是提升广告教育质量的关键,我国广告教育起步晚,师资状态一直不太理想,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是对广告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因此,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能与时俱进的师资队伍也是当务之急。加强广告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采取常规的方式——“外引、内培”,只是“外引”的对象可以丰富些,对于业界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理论素养过硬的人才可以作为专兼职教师积极培养,同时,有着海外留学经历,对行业前景与发展有深刻洞见的专业人才也要吸纳,打破“近亲”效应;另一方面要加强培养已有的专业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出国深造、到业界挂职的机会,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和信息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充分调动其他院系的师资,比如计算机领域的、经济学领域的、市场营销领域的,鼓励学生跨院系听课,或者借用人力资源到本院开课,提供高质量的专业类课程。
2.教材体系的打造
广告专业性的教材一直比较稀缺,尤其是面向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的专业教材,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正在全力开发编写此类教材,但远远达不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因此,教材体系的打造也是新时期广告教育体系重构的一项迫切任务,同时,现实也揭示出对于广告教学的科学研究方面也是不尽如人意的,要加强科学研究,将实践经验转变为理论积淀,也是壮大广告学科的关键。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的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改变了课堂的生态,学生和教师有了更为便捷的互动平台,因此,新时期的教学方法应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主,要通过包括“大课讲授与小班研讨课”、“新生研讨班”、“辅导制”、“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网络开放课程MOOCs”,强化学习指导,增加师生和生生互动。同时,要充分利用技术红利增加授课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彻底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更好地契合数字时代特点。
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是“连接”,大数据的本质是让这种连接更便捷,更科学。因此广告教育要注意加强教学信息的流动,充分体现信息时代的传播优势,也要紧密契合广告专业的专业特色。另外,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日益发达的今天,要充分利用这种技术优势,实现评价主客体的及时沟通与交流,加强后期反馈,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