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媒体融合传统媒体的研究

一、用新媒体融合传统媒体的研究

要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松散的结合不行,简单的内容转移也不行。只有变换思维方式,具有用户思维,注重用户体验,才能实现数字化的蜕变。就像李良荣所说那样,将传统媒体中的内容转移到互联网环境中只是初级的数字化行动,而深入探索适应新环境的内容表现形式,以数字化的思维导向来指导传统媒体的生产和经营,才是真正的融合之路,也才能够实现相应的数字化的蜕变。而且他主张新媒体就是融合媒体,业界无需再人为地合成一个融合媒体,而应该集中精力探索互联网形态下新的表现形式。(李良荣、周宽玮,2014)而陈昌凤则从“产消融合”来讨论媒介融合问题。她认为“产消融合”将使传统的共享型传播转型为分享型传播,变成了点对点、多对多的传播。只有转型到分享型传播,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媒体融合时代用户的参与行为建立了一种媒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融合关系。通过打造新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产消融合”的渠道,依靠收集挖掘分析用户的大数据,同时与用户建立分享型的传播关系,才能最终实现融合时代的媒体新变革。(陈昌凤,2014)在用户数据方面,王文斌认为技术进步促进了互动传播,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更引领电视产业进入大数据时代,机顶盒、智能电视和移动视频终端的普及使全样本统计成为可能,对传播效果和用户偏好都有更精确的判断,用户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而建立用户思维则是根本前提。(王文斌,2014)史安斌主张“强化互联网思维”,他认为对传统媒体的改造应该从传播理念入手,用运营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对传统媒体进行升级,从而重新塑造媒体市场竞争力。(史安斌,2014)黄升民虽然坚信“媒体融合,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但还是流露出一丝隐忧——《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过晚,传统媒体的任何策略或行动已无法撼动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已然形成的市场垄断态势,更难以与其一较高下。(黄升民,2014)张志安认为我国报业媒介融合的主要挑战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媒介融合并未有实质性的实施,大多数只是姿态性的尝试;第二,尚未建立全新的盈利模式;第三,无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张志安,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