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的愿景

一、战略的愿景

关于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目前为止非盟并没有明确的文件出台规定其具体目标,但是追其本源,非盟在非洲整个大陆所处的地位表明了它的引领作用。具体表现在非盟两个十年计划(1997—2006年、2006—2015年)、非洲大陆教育战略的出台,对整个非洲教育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其中包括基础教育教师培养、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识字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体系。以下各战略的目标主要是从各战略中总结而来的关于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目标。

《非洲第一个十年教育计划(1997—2006)》基础教育战略目标旨在让非洲各国元首在其国家政策战略中把教育置于优先考虑地位,它也在试图为非洲大陆制定一套统一的政策和战略。十年教育计划集中于广泛的教育,针对除高等教育之外的各级各类教育做出了具体规定,其中所涉及的四个主要领域分别是:公平和接受基础教育;教育质量、适应性和效率;互补学习模式以及能力建设。[6]对每一个优先领域在战略计划中都有着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定义,并且突出了具体行动领域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在国家—区域—大陆三个层面所要达到的基准,这些基准将被用来进行教育战略的评估。其中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是领域一,强调基础教育的入学率和教育性别平等。在另外三个领域虽没有明确指出非洲基础教育的具体目标,但基础教育方面的问题也被包含在内。

进入新千年以来,非洲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非洲教育部长会议继续重申需要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的相关性,确保教育公平。为此,《非洲教育“二·十”行动计划(2006—2015)》应运而生。

《非洲大陆教育战略(2016—2025)》的战略目标阐明了一系列高级别的成果,该战略将力求到2025年实现这一目标,以充分调整非洲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方向,实现非盟愿景和《2063年议程》。具体战略目标如下。

(一)基础教育的公平和入学机会

《非洲十年教育计划1997—2006》中提出公平和接受基础教育这一目标包含基础教育的两层含义:一是基础教育的入学率;二是基础教育中的公平。它指出要保障每一位非洲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到公平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强调要落实到社会和经济上处于不利处境的儿童,特别注意到教育性别平等,对于残障儿童的教育,偏远落后地区儿童的教育以及不同种族和宗教信仰地区的基础教育实施情况。

具体目标如下:(1)各国制定普及基础教育的国家计划和战略,并确保这一计划的可量化性,优先考虑减少基础教育性别差异。例如,在十年计划结束时能够监测女童入学比例是否有了可量化的增长。(2)尽可能使所有学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前提是要根据各个国家的资源情况,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实施免费或者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形式的教育。(3)在国家和区域一级组织有效的女童教育宣传战略。(4)增加女性教师和女性管理人员的数量。(5)在贫困和边缘地区建立教育机构,包括在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建立混合班级。(6)规划校历和课程,以满足农村地区农业、畜牧业、渔业等季节性劳动的人口需求。(7)将教育系统分散下放给基层社区,使社区能够管理自己的学校。(8)在国家、区域和非洲三个层面上与现行的监测和评估方案合作,如全民教育论坛和非洲教育发展协会,在战略的十年期间追踪和评价在招生和文盲率方面取得的进展情况。(9)促进和支持谈判,将非洲国家的债务转化为教育部门的投资(债务互换)。[7]

《非洲教育“二·十”行动计划(2006—2015)》提出要消除基础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的两性不平等现象。其具体目标及行动重点为:消除基础教育性别差异,确保两性平等,保障女童权利,全面普及基础教育,大幅度减少失学儿童和青少年人数,重点关注残疾、战乱地区及边缘群体儿童,加强女童在各级科学和技术教育方面的参与。

2016年1月31日,非洲联盟的各国政府领导于第26届年会期间通过了作为非洲教育和培训体系框架的《非洲大陆教育战略2016—2025》(也是非洲教育第三个十年发展战略)。其中,关于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如下:(1)促进教育性别平等和公平。(2)动员社区成为合作伙伴,确保女童和男童入学、持续就学,并在学校有所收获。(3)建设、改造和支持教育基础设施,扩大接受有质量基础教育的机会。(4)制定相关法规和管理规定,增加学校及教室等基础设施建设。(5)联合各区域健康部门,改善学生营养及学校卫生条件。(6)制定政策促进教育规模的扩大,鼓励私营教育部门的开设,特别是在幼儿保育和教育、中等教育方面。

(二)教育质量、适切性和效率

教育的质量、适切性和效率既包括学习的条件和结果等内部指标,也包括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的外部效率。虽然该目标主要是针对职业技术教育而言的,但是也不可否认在基础教育方面也存在该方面的问题: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小学阶段女童教育的完成率以及学习成果,中等教育中所学习的知识与社会所需技能不匹配等一系列矛盾都存在。

在《非洲十年教育计划1997—2006》中总结出以下与基础教育相关的具体目标:(1)在国家和地区层面启动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改革。(2)考虑建立社区教育机构的需要。(3)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至少是前三年的基础教育,尽可能引进国家语言作为教学语言。(4)采取措施招聘和留任有才能、有能力的教师,并制定持续的师范教育方案。(5)在次区域和区域层面建立促进教科书生产和销售的机制。(6)促进远程教育。[8]

《非洲教育“二·十”行动计划2006—2015》建议开发和提供平衡的、适切的、灵活的且极具文化敏感性的基础教育课程,并支持教材的制作和发放;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为所有儿童提供切实的优质教育。其具体目标及行动重点为:改革当前非洲科学和技术领域的课程以及教学,增加信息和交流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同时提高女童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参与度;努力加强、发展非洲语言教育,从而更好地支持并促进区域一体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注重融入基本生活技能,包括重要领域的人际技巧、批判性思维、创业、自主学习、公民技能、领导技能、预防性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疟疾的预防教育)的能力等。[9]

《非洲大陆教育战略2016—2025》也提出了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开发高质量的、适切性的教学材料;激发教师积极性,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教师地位,重视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提高,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强化学习成果的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在基础教育课程方面,加强针对青少年的科学和数学教育。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和文化,在早期教育中引入科学课程,开展有吸引力的课外活动,如科学园、科学俱乐部;鼓励实践培训,奖励创新和创新者;在课程和其他传播途径中,融入情景化的科学知识;推进本土科学知识和文化发展;开展和平教育、冲突预防和解决教育;开发和传播和平教育领域的教学材料,定期在中小学进行组织培训。

(三)构建互补式学习模式

《非洲十年教育计划1997—2006》强调在基础教育领域实行互补式学习模式。互补式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实行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哈拉雷会议的与会者强调需要补充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这既是因为正规教育体系的狭隘,也是因为需要把教育视为终身的活动,当前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在正规学校教育制度之外,非正规教育可以为儿童有选择地提供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校外教育等,使儿童能够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与技能。该领域也提出为促进儿童的识字教育,要求各成员国积极采取措施,并建立简单有效的国家机构来协调非正规教育领域的活动。根据儿童学习的需要制定非正规教育方案,并灵活纳入到创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去。据此,在师资方面,国家和区域两级应组织和培训非正规教育培训人员。发展基于社区和家庭教育的家长参与的幼儿教育方案,这些方案应该促进为每个6岁以下的儿童提供健康、保育和教育一体化的策略。[10]

(四)加强教育部门能力建设

《非洲十年教育计划1997—2006》中基础教育领域目标之一是强调要加强教育部门的能力建设。在基础教育方面,主要包括以下目标:建立并加强各机构、人员和教育机构,即教育部门、学校、社区和私营部门的能力;通过并执行措施激励和培养负责教育的官员、教师、培训人员以及学校行政和管理人员;加强大学和其他专门机构(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目的是培训有能力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教育;在区域一级组织关于教育政策分析和制定方面的能力建设短期讲习班和研讨会;在区域一级建立与其他国家和机构的交流方案或联系方案,以加强能力建设;使用高性能的技术和计算机化信息工具,用于管理学生、培训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基础设施和设备。[11]

(五)开发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非洲教育“二·十”行动计划(2006—2015)》提出要开发非洲国家自己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与非洲各区域及整个大陆的教育信息系统的网络相连接,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教育体系的监督和评估。其具体目标及行动重点为:改变当前非洲所面对的“信息空白”现象,建立非洲教育观测站,拥有不同国家具有可比性的综合数据库,并监测各个国家“二·十”计划的进展及落实情况。[12]

与此相应,《非洲大陆教育战略2016—2025》在基础教育战略目标中也提出提升教育系统管理水平,加强数据收集、管理、分析、沟通和使用的能力,建立区域和非洲大陆层面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与教育监测机制;制定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和培训系统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教育管理者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规划、实施、监测等方面的能力。[13]

(六)国家和区域教育的一体化

针对非洲基础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一系列挑战,《非洲大陆教育战略2016—2025》也提出了实现国家和区域教育一体化的战略目标,且在战略目标之下制定了行动领域,作为达成目标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协调各级教育的发展,促进国家和区域教育的一体化,提高基础教育完成率。通过形成性评价,提高教师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高;建立国家资格框架(NQFs)和区域资格框架(RQFs),促进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多种途径的畅通;建立与国家资格框架和区域资格框架相联通的非洲大陆资格框架,以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学生流动。建立利益相关者联盟,以促进和支持《非洲大陆教育战略2016—2025》的实施。确定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确立和制定战略关系;促进战略优先领域发展;广泛传播优秀实践。[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