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成人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成效

二、非洲成人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成效

(一)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政策对话

非盟作为非洲一体化的主导者,协调国家、次区域、非洲大陆之间的利益需求,促进相互之间的政策对话。《非洲大陆教育战略》就是在《2063年议程》的战略框架下,通过自下而上的磋商过程而产生的,强调战略制定和执行中的政治民主,高度重视区域和次区域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在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主张从国家、次区域和非洲大陆三个层面调整非洲教育和培训系统以及制定各级教育的发展规划。

国际组织为非洲各区域及国家提供多个信息共享、交流对话的平台。例如,《马普托战略平台:非洲促进赋权的扫盲行动计划》和《依靠青年和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力量促进非洲发展的声明》这两个文件,就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倡议和推动下,非洲各地区及国家政府代表的教育政策决策者、制定者及各方利益攸关者聚在一起,共同为非洲成人教育一体化发展谋求思路,针对非洲成人教育的现状提供发展建议而达成的协议。

(二)重视扫盲与非正式教育

在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教育系统中,扫盲与非正式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被忽视了的部门。然而,《非洲教育“二·十”行动计划(2006—2015)》与《非洲大陆教育战略》将扫盲教育纳入战略目标中,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开展的扫盲教育行动,使得扫盲与非正式教育重新受到重视。在非洲次区域层面,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为例,出台了专门的成人扫盲教育政策——《彼得马里茨堡宣言》,以协调本区域的扫盲教育活动。多国合作开展的外包/流动化战略,使得参与该项目的国家在部长一级对大力开展扫盲项目都做出了相应的政治承诺,由政府的教育部门负责项目的甄选、监测与评估等工作,加强了政府部门对扫盲活动的关注度。

(三)建立有效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非洲成人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调动了官方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建立了有效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使得各方机构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支持和扩大成人教育项目。以成人扫盲教育为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非洲提高能力扫盲行动的开展使得非洲各国政府与不同发展部门的社区、国家和地方合作伙伴、民间组织和私营部门以及双边和国际伙伴建立广泛的联盟。而外包/流动化战略是非洲多国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开展的扫盲教育项目。在塞内加尔,约有51%的项目承担者是当地的营利性协会,25%是不同类型的地方非营利协会(包括语言文化协会、宗教协会等),12%是由非政府组织承担。[122]

非洲成人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重视发挥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工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民间组织具有从事扫盲工作的丰富经验。民间组织深入当地情况进行调查,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制定出相应的项目提案以服务不同的学习者。其次,确保社区及其组织的参与是地方一级扩大扫盲的支持手段。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的项目开展,可以向政府部门提供他们的反馈和意见,以促进扫盲活动的开展。最后,合作依赖于共同目标和相互信任的存在。政府更容易接受多元文化的民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