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教育一体化中,师生流动、区域国际教育交流、区域教育协调和监督作用等,都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方便、快捷和价廉的交通与互联网。但是,非洲总体来说在这两方面都严重落后。
(一)交通发展落后
非洲是世界交通运输业比较落后的一个洲。非洲交通运输系统(尤其是铁路)主要是为重要产品出口而建设的,而非用作国内各地区间的交通。非洲交通发展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如国家贫困,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建设与维护难度巨大;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不善;交通方式落后,大陆内部一体化水平较低。
当前,非洲铁路交通总体发展呈现缓慢态势,而且很不均衡,既有像南非这样的铁路强国,也有像尼日尔这样的铁路空白国家。
公路运输是非洲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占非洲大陆客运量的90%。目前农村和许多城际公路大多为泥土公路,车辆走过尘土飞扬。城市甚至首都的道路有的是水泥的,有的是砂石的,有的也是泥土的。在非洲城市,交通成本占GDP的21.7%。根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2009年的“非洲评论”报告,与公民的平均收入相比,非洲的运输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2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道路状况不佳,导致交通成本上升,因为车辆消耗了更多的燃料,道路状况不佳导致车辆受损,从而增加了维护成本。在非洲国家,由于管理人员技能有限、运输设施差以及财政资源短缺,路况差、运输安全和安保是另一项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3年全球有125万人死于公路交通事故,其中低收入国家每10万人口中死于公路交通事故的达到24.1人,高于其他国家。[23]非洲每10万人口中死于公路交通事故的达到26.6人,高于东南亚的17.0人,欧洲的9.3人。[24]
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与运输成本有关,教育一体化由于财政赤字而变得困难。没有国际或全球教育机构的支持,非洲教育一体化是负担不起的。跨境流动相关的一体化政策和条例没有发挥作用,因此限制了学生和教育专家在非洲内部的流动。
目前,几乎所有非洲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机场和航空公司,有不少机场已成为现代化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非洲与欧洲之间的航线占了非洲航空运输的大部分,与北美、中东和亚洲之间也有少量直飞航班。非洲国家主要经营国内航线和少量的国际航线。
但是,对于非洲教育一体化而言,非洲国家之间的航空旅行成本是一个重要挑战,见图9.3。

图9.3 每公里航程的客运票价比较
资料来源:IATA.Annual Review Report[R].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2017.
从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到埃及的开罗,往返机票通常在1000美元,从乌干达到布隆迪的票价通常大约600美元。相对于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来说,这个票价太昂贵了。非洲航空成本在国际上最高。非洲国家之间的运输成本仍然是一个挑战。
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飞机设备老化、缺乏零配件,航空公司服务差,很多国家相互之间没有直航,限制了非洲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25]图9.4是非洲内部国际航线数量。从乌干达到布隆迪,相当于从华盛顿到波士顿的距离,却要先飞到肯尼亚,再在卢旺达停留相当长一段时间,再转到布隆迪,总共需要六个多小时。

图9.4 非洲内部国际航线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IATA.Annual Review Report[R].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2018.
注:本图含法属留尼汪和马约特。
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建设与维护难度巨大。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但整个大陆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地区约占1/3,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淡薄的环保意识,加上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森林破坏、冲突和战争等原因,已造成严重的非洲生态环境问题。非洲大约有2/3的土地被沙漠和干旱土地所覆盖,世界上已经荒漠化的土地有一半在非洲。因此,囿于自然地理条件,在非洲修筑公路、铁路费时又费力,不仅造价高,而且养护费用昂贵。如撒哈拉沙漠干旱缺水,气候炎热,修筑铁路公路的难度无法想象。炎炎烈日使穿越草原地区的铁路运输线得不到充足的供水,而疾风暴雨使水土流失,路面毁坏,造成交通中断。据统计,喀麦隆陆路保养费比造价高13倍。[26]
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不善。目前,许多非洲国家已实现了内燃机化,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南非等国家还实现了铁路电气化,拥有了现代化基础设施。但是即使在这些国家,由于教育和科技总体水平落后,缺乏懂得现代化技术的管理人才,其交通运输设备的效能也无法充分发挥。如坦赞铁路的施工质量和运输设备在当地堪称一流,然而由于缺乏技术管理人才,一些机车报废,设施严重损坏,只有少数机车正常运行。有的非洲国家则由于港口管理水平低下,货物积压,拖延交货时间,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交通方式落后,大陆内部一体化水平较低。从铁路交通情况看,全非洲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铁路网,营运水平很低。非洲铁路平均密度仅为35.5公里/万平方公里(而欧洲为600公里/万平方公里)。而且非洲铁路网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内陆交通线多从农矿区伸向海港,分支很少,且以矿产和农林产品的货物运输为主,运出量远远超过运入量。非洲各国之间,甚至一个国家内部的现有铁路轨距不一致,各类交通运输设施陈旧,技术落后。中国在非洲援建的铁路,20世纪有坦赞铁路,2017年新落成亚吉铁路、蒙内铁路,还有一些在建的铁路,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非洲地区间的铁路联网工程进展缓慢,给铁路正常运营造成很大困难。从航空交通状况看,目前,非洲航空运输业位居世界各大洲的末位,安全性差,事故发生率高。[27]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一体化计划的宣传、交流和监督无疑面临很大障碍。
(二)互联网发展落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教育一体化正在变得容易。在发达国家,信息的数字共享、监测、数据保存和管理正在成为一个规范和简约的过程。
但在非洲却不然。对政府、企业和居民来说,互联网都是一种经济负担,互联网使用有限。根据坦桑尼亚通信监管局(TCRA)的统计数据,该国居民2014—2015年的固定(有线)宽带接入率为0.2%,使用互联网的个人约为16%。[28]
2017年11月底发布的“促进非洲互联网经济报告”显示,非洲各地的互联网渗透率和使用情况差别很大。截至2017年,非洲大陆12.5亿人口中约有3.88亿能上网,其中1.6亿人有Facebook账户。大约1/3非洲人用过互联网。非洲移动宽带互联网可及性增长迅速,近60%的人口生活在3G或4G移动宽带信号覆盖的范围内。此外,2G移动蜂窝信号覆盖了近90%的人口。不过平均只有21.8%的个人互联网在线。[29]
尽管在非洲大陆东海岸和西海岸有许多国际海底网络电缆,但因特网功能在非洲仍然是一个问题。国内通信网络速度没有竞争力。在这个智能手机时代,一个人可以上网不一定需要计算机,智能手机有助于数字上的教育一体化。但智能手机在非洲的普及速度仍比世界其他地区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要求。根据全球系统移动协会(Global System Mobile Association,GSMA)2016年的报告,2010年全球智能手机使用率为8%,非洲为4%;2016年这两个数据为57%和30%;估计到2020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66%和57%[30],差距有所缩小,但仍然较大。在使用智能手机方面落后,意味着非洲在数字教育一体化方面也落后。
2018年世界银行在加纳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租用的旅馆之一房价为100美元一晚,按中国的标准看价格比较高了,但其WIFI极不稳定,我们只好放弃不用。非洲国家的大学相比而言算好的,中小学更糟糕。我们2019年1月去坦桑尼亚北部阿鲁沙行政区据称是当地最好的小学进行调研,发现那里只有校长有一台电脑,还不通网络。
因此很明显,非洲国家在教育一体化中通过自我努力很难克服这一瓶颈。非洲需要邻国之间以及与域外支持国、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