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泛非洲组织

一、泛非洲组织

(一)非盟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一体化服务机构

非盟认为:“高等教育是实现非盟发展高质量人力资源,促进非洲大陆经济社会进步,实现和平、繁荣、一体化发展愿景的关键工具。”[10]为此,在欧盟和相关合作伙伴(主要是德国)的支持下,2015年前后,非盟委员会召集专家学者为“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一体化战略”组建了欧盟—非盟委员会监督组、咨询委员会和非洲质量保障标准技术开发工作组三个泛非性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服务机构[11],为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的一体化发展开发、制定和提供专业咨询与技术指导。

(二)非洲大学协会主持成立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

作为非盟促进非洲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执行机构,非洲大学协会以促进非洲高等教育机构在质量保障、资格认证、学位等值与互认、课程开发、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

2007年,在世界银行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质量保障能力行动计划”的资助下,非洲大学协会主持成立了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12],旨在为非洲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质量保障服务,同时,也为促进非洲与全球其他相关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服务。组建至今,该联盟主要通过组织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主题的会议和能力培训工作坊,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人力资源开发,来推动非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发展。

(三)非洲教育发展协会成立跨国质量监控中心

跨国质量监控中心(Inter-Country Quality Nodes,ICQN)是非洲教育发展协会依据成员国面临的共同教育问题而设立的,每个中心由一个成员国教育相关部门承办并领导工作。2002年教育质量特设工作组(Ad-Hoc Working Group on Quality of Education)成立以后,非洲教育发展协会开始启动几个跨国质量监控中心作为2003年双年会议和2006年双年会议的跟进机制。跨国质量监控中心的作用在于聚集非洲各国教育部代表解决国家教育重点问题,为成员国分享非洲创新的教育经验信息。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更加专业的国家/区域机构(非洲教育发展协会工作组或国际专家机构等)的战略支持,使各国在他国经验教训中改善自身项目实施和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目前按主题设置的这类中心有6个,分别是儿童早期发展跨国质量监控中心(毛里求斯),扫盲和国家语言跨国质量监控中心(布基纳法索),数学与科学教育跨国质量监控中心(肯尼亚)以及和平教育跨国质量监控中心(肯尼亚),教与学跨国质量监控中心(卢旺达),技术与职业技能发展跨国质量监控中心(科特迪瓦)。[13]每个跨国质量监控中心都根据成员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设定各自的工作目标开展相关活动。详见表8.1。(四)非洲远程教育理事会成立开放和远程高教质量保障和认证机构

表8.1 非洲教育发展协会工作组及跨国质量监控中心的发展演变

续表

转引自:汤春红.非洲教育发展协会教育治理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29.

非洲远程教育理事会于2004年成立,是由非洲远程教育提供者和参与者组成的泛非性教育组织,目前约有近百所非洲高校注册成为会员。该理事会主要通过能力建设和合作伙伴关系等途径,促进非洲开放和远程教育与学习方面的研究、政策开发和质量保障活动。

2009年,为进一步保障非洲开放和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理事会委托尼日利亚国家开放大学代理非洲开放和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机构(ACDE 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 Agency,ACDE-QAAA)一职[14],旨在实施非洲开放和远程教育质量认证服务,确保非洲的开放和远程高等教育机构能以协调、伙伴合作等方式积极地进行质量保障实践。至此,非洲开放和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机构为非洲开放和远程高等教育建立了质量保障、认证、衔接和学分转换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