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26]
在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进程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着主要组织者的作用,而非洲亦是其重中之重目标地区。从20世纪开始,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首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战略政策文本,基础教育更是受到了重点关注。这些战略文本不是为非洲而来的,但非洲却是主要的,是主要面向非洲,解决非洲问题,把非洲作为重中之重地区而发布的。除此之外,为实现千年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四,也专门针对非洲地区出台了《基加利行动倡议》(The Kigali Call for Action),制定了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行动计划。这些战略的发布也反映出教科文组织在非盟非洲一体化基础上愿意并且积极推行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发展战略
针对典型不发达地区非洲而言,其基础教育格外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以及当前仍在实施阶段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都重点关注非洲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情况。为更好地实现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基加利行动倡议》,制定了《非洲基础教育计划》(The Basic Education in Africa Programme,BEAP)。
1.《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198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全民教育被首次提出。1990年3月5—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等发起和组织了在泰国宗滴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标志着全民教育思想的正式提出。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两份划时代的文件,标志着全民教育的正式产生。
2000年4月来自世界各地共164个国家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召开“世界教育论坛”,并通过了《达喀尔行动纲领》,规定了2015年前要实现的6个教育的目标(包括幼儿保育和教育、初等教育、青少年继续教育、成人扫盲和技能培训、教育性别平等、教育质量6个方面[27]),这使得全民教育的目标更加具体。最后论坛各参与方达成共识:制定《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时刻监测全民教育实现进程。自2002年开始,《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出版,每年出版一次(其中,2003年和2004年的监测报告于2003年共同出版,2013年和2014年的监测报告于2014年1月共同出版),截至目前,已经发布了十余部。如今,《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全民教育尤其是全民教育进程、质量的一份重要资料。
全民教育涵盖意义广泛,不仅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正规教育,还把成人继续教育、成人扫盲等非正规教育纳入教育范畴之中,这一全面的教育理念正体现了其旨在满足人的基本学习需要,满足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每一个人都应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28]这一理念特点。基础教育方面(包括儿童初等教育和成人扫盲教育)被纳入全民教育的重点范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这是全民的基础教育。纲领中对全民教育行动的具体实施从国家—区域—国际组织三个层次分别展开,它尤其强调区域行动对全民教育实施的重要作用。全民教育的全球性要求区域行动要加强交流和合作,在社会形势、教育发展类型等方面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信息、经验和知识方面的交流有利于区域之间共同合作推动全球全民教育的发展。[29]从长远来看,全民教育为基础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5年制定了国际全民教育在2015年前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其中提出成立专家智囊团,协调各个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计划和除贫战略,并促进各个国家地区部长级官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全民教育的资源流动性。制定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师培训工程计划,每四年一轮,对中小学教师分别进行中期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使这些国家的教师政策、培训机构、教师教育计划达到全民教育的目标和国家除贫目标。[30]
2.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为加强全民教育各项计划的落实,进入21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0年9月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189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联合国全体成员一致通过了一项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行动计划。[31]它不仅是发展的目标,还包括被普遍接受的人类价值和基本权利,教育权是其中之一。这是有史以来国际社会对世界上最脆弱民众做出的最重要的共同承诺。
关于基础教育方面主要包括千年发展目标2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目标3促进两性平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作为千年发展目标所划分的发展中世界9个地区之一,受到特别的关注,并且选取千年发展目标具体指标对该地区逐一进行考察并进行现状评估,生成样本进行比较分析目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差距。
全民教育目标以及千年发展目标到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仍然尚未实现,与此同时,世界也需要应对当前和未来新的教育挑战,需要继续采取行动。在此背景下,一个引导未来15年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的教育议程“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教育2030确立。[32]
3.《教育2030行动框架》
2015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并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该框架要求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专门教育机构,继续领导和协调《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具体实施。此外,为了确保强有力的全球协调机制,教科文组织被任命召集一个多方利益相关者——教育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导委员会(SDG-Education 2030 Steering Committee),作为在更广泛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内协调对全球教育工作支持的关键结构。[33]
《教育2030行动框架》为实现SDG4[34]提供教育蓝图,UNESCO及各区域组织负责人已经意识到该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SDG4的完成对实现全部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发展目标起着重要作用。《教育2030行动框架》从全球—区域—国家三个层次具体概述了分别有关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的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方面,框架提出到2030年,确保所有女童和男童接受完全免费、公平和优质的中小学教育,获得相应、有效的学习成果;确保所有女童和男童获得优质的早期儿童发展、保育和学前教育,为接受初等教育做好准备。[35]并提出了指示性策略,包括落实所有儿童接受至少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和立法,倡导各国延长免费义务教育年限,以达到世界的基本水平,同时也考虑不同国家的实际、能力和发展水平、尊重国家政策和优先事项。确保教育质量,定义课程标准,开发更健全和综合的评估系统,评估学习成果。[36]教育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范围辐射至全体所有儿童,免费的义务教育亦被纳入到国家法律和政策之中,大力倡导而不强迫,它的引领性作用对实现非洲区域基础教育一体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着力点。
为继续实现世界全民教育和千年发展目标未竟事宜,着力实现SDG4,上至以UNESCO、UNICEF等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下至以非盟为首的非洲区域性组织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由国际组织—非洲区域性组织—非洲各国家三个层面的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进程之中。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加利行动倡议》及其落实方案
1.《基加利行动倡议》的出台及目标
21世纪以来,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首的国际组织对非洲基础教育的发展制定了方向。2007年9月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召开了“扩大非洲基础教育的区域工作坊”(Regional Workshop on Extending Basic Education in Africa),出台了《基加利行动倡议》,并制定了非洲基础教育计划。《基加利行动倡议》的出台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系列的全球教育战略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专门针对非洲地区基础教育改革而发起的。
这里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布的主要相关全球教育发展战略整理如表6.3所示。可以发现,这些背景文件中有关基础教育的目标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均集中在入学率、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以及非洲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方向和目标上。也不难看出,非洲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从最初的确立全体所有人的受教育权利转变到基础教育的普及、消除教育中的不公平。
表6.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布的全球教育发展战略相关的主要文件

续表

注:根据资料整理所得。
《基加利行动倡议》针对非洲基础教育提出延长基础教育年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而实际上,这也是和非洲各国家的国情及当前非洲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分不开的。像其他国家一味地发展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因此非洲基础教育课程提出要制定与非洲儿童和青年的需求相关的一个整体、综合和包容性的基于能力的螺旋式课程框架的发展,进行不间断的为期9~10年基础教育学习,获得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而与此相应,行动倡议及计划的落实方面则侧重于非洲基础教育年限,的延长和课程的改革两个方面。
《基加利行动倡议》的目标主要体现在非洲基础教育计划这一战略文本的制定。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努力支持的一项旨在扩大非洲基础教育年限为所有学生提供9~10年的高质量基础教育这一美好愿景的战略文件,并促进学前教育一年优质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发展,重点是将技能和能力纳入学习进程和结果,并为学习者以后的教育和工作培养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它面向整个非洲提倡建立一个全面、包容、连贯无缝的至少9年的基础教育体系,其中为促进优质幼儿教育和保育质量的发展,把学前教育一年纳入基础教育中,应全民教育发展目标以及千年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把基础教育年限延长至包括整个初中教育阶段。该计划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其他联合国机构、非洲教育发展协会及其金融合作伙伴世界银行、非洲发展银行和民间社会组织共同发起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洲基础教育计划作为一个综合性文件(integrated instrument),在发展伙伴的协助下,实现“非盟非洲第二个十年教育计划”“基加利行动倡议”和“马普托ADEA双年展”的计划目标。
该计划主要集中于延长基础教育(Extending basic education)年限,增加至至少9~10年,并把学前教育一年一起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中,中等教育的低级阶段(初中教育)也包含在基础教育范围内。除此之外,它还要求各国政府将改进小学和初中阶段已有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所有教育形式纳入到一整套基础教育规定中去,这其中可能也包括由社区、民间组织和私立机构管理的以知识为目标和以工作为目的的教育部门。
扩大基础教育,直接导致全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综合性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内容、教学和评价改革,重新定义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改变学生之前仅仅学习课本知识内容的现象这两个方面,以结果为导向,涵盖更广泛的技能和能力,为生活、工作以及进入社会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从传统的以学术为目的的精英教育转向面向全部年龄阶段的旨在发展能力的大众教育,在课程中兼顾解决问题的能力、公民教育、团队合作及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学科学技能等(也被称为“创业教育”)。对由于贫困、地理条件限制以及性别等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采用或实施各种互补的基础教育模式,并根据其需求情况进行调整的灵活课程设置也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图6.1、图6.2展示了传统教育体系和可替代的教育系统。

图6.1 传统教育体系
资料来源:BREDA/IBE-UNESCO/GTZ.The Basic Education in Africa Programme(BEAP)[EB/OL].[2017-11-03].http://www.ibe.unesco.org/fileadmin/user_upload/Publications/Thematic_studies/BEAP_policy_paper_09_en.pdf.
2.《基加利行动倡议》的项目落实
非洲基础教育计划的制定是《基加利行动倡议》的一个成果,倡议中所提及的各项目的落实体现在非洲基础教育计划目标的落实上。在倡议发布之后,各国重新调查本国基础教育现状,决定如何处理挑战以及实施计划所要开始的领域,即找切入点(entry point)和制定活动的时间表。这样一系列的举措构成了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路线图,并作为本国基础教育框架体系,指导国家基础教育政策决策。不仅如此,各国还设立了国家技术委员会管理并监测改革,并作为国家与改革伙伴之间的纽带。在计划初期,冈比亚、卢旺达、埃塞俄比亚作为被选定的三个试点国家首先发起了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计划,随后在2008—2011年,相继有西非的贝宁、刚果、布基纳法索和塞内加尔以及肯尼亚、乌干达、吉布提、塞舌尔等国家在推广。

图6.2 可替代的教育系统
资料来源:BREDA/IBE-UNESCO/GTZ.The Basic Education in Africa Programme(BEAP)[EB/OL].[2017-11-03].http://www.ibe.unesco.org/fileadmin/user_upload/Publications/Thematic_studies/BEAP_policy_paper_09_en.pdf.
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在国家一级开展的实际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初步会议和国家授权。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进程始于与该国教育当局和发展伙伴的磋商会议,共同分析教育背景,包括相关政策、战略计划、教育改革文件和倡议以及可用于支持优先行动的包括机构捐助的资源。
(2)宣传和对话。这是一个基础性的步骤,重点是提高对广泛地扩大基础教育这一新构想的认识,对目前举措的一致程度以及基础教育不同层面之间的联系的认识。这将使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人员与国家合作伙伴就该项目的性质和范围进行对话。
(3)需求识别与分析。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为国家需求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知识,与相关教育部门和机构合作开展工作,在被授权以及规定原则协议后,关键是确定基础教育的重点领域,特别是课程改革和国家能力建设。
(4)制定行动计划。制订一系列行动计划,包括“路线图”在内,是在与地方当局和有关机构的密切合作下完成的。如有必要,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其目的是解释政策目标和计划优先事项,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并有合理的时间表,分配责任,协调可用的及所需资源,并查明差距。
(5)实施支持。在实施该行动计划中所包含的课程改进和相关能力发展的过程中,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6)监测和评估。在整个过程中,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在技术上支持活动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和标准。为此,需要制定基准和适当的绩效指标,作为行动计划的一部分。[37]
然而,在研究者所能找到的所有材料中,有关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的最新资料是2012年的,对于谈论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这一项目对各国基础教育的学习成果的影响还未知,但是一些使用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框架开展教育改革的试点国家的经验教训还是可以用来说明一些问题的。
3.《基加利行动倡议》的实施:以冈比亚为例
《基加利行动倡议》的实施主要体现在非洲基础教育计划中的相关目标的落实上。非洲基础教育计划最早在冈比亚实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且有相关资料可寻,在这里以冈比亚为例论述其基础和中等教育部(Ministry of Basic and Secondary Education,MOBSE)非洲基础教育计划实施的进程和经验。
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在冈比亚的重点在于改进课程框架和主要人员能力建设两个方面,采取了以下步骤。
(1)确定基础教育课程框架的优先发展领域。由五组利益相关者,分别是九年级学生、雇主、中学教师、家长和高等教育水平人员(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共同组成技术团队,对初定计划进行SWOT练习,以利用这些结果制定国家课程框架初稿。
(2)参与课程框架编制的主要成员在课程开发和设计(包括基于能力的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建设。这些成员包括课程开发人员、质量保障和评估专家以及教师教育工作者。
(3)基础教育课程零草案框架的制定。框架的起草工作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团体完成,他们分析文件并收集有关技能差距的数据,召开会议/工作坊讨论框架的结构、范式和内容。
(4)零草案框架的确认。零草案框架在四个不同层面进行确认,以便利益相关方群体进行彻底的审查和批准。首先,由基础和中等教育部的协调委员会会议审查。其次是要经过社会确认,即另一个更大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包括所有的家长—教师协会(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s,PTAs)和教育官员一起审查草案。接下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非地区办事处(达喀尔)和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UNESCO IBE)的课程专家进行技术验证。最后由基础和中等教育部高级管理团队负责。
(5)核心小组的成员致力于课程框架细节方面的制定工作。在完成课程框架的初稿后,广泛分发并且回收包括BREDA和IBE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及合作伙伴的意见。至此,形成最终草案。
在非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项目计划指导下,冈比亚新课程框架由六章组成,旨在确保提供高质量教育和教学相关性等方面对面临的挑战寻求适当的答复,并促使所有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取得成功,包括那些有特殊需求的人。它强调价值观,态度和技能的发展,使冈比亚青少年能够在不同的生活状况下使用所获得的知识,并确保不同年级课程关键阶段以及冈比亚的正规、非正规的教育学习过程的协调性,连贯性和持续性。它还定义了学习者期望的教育成就,即能力和技能发展。从扩大的基础教育周期即幼儿期到初中(7—9年级)的各个层面开展教学和学习,教学大纲、教师指导、教材和其他辅助教学学习资源也在框架中概述。
在筹资方面,可以将课程框架的编制纳入世界银行快车道行动(Fast Track Initiative,FTI)支持的国家教育部门方案中去。从方案预算项目中提取了地方工作坊、会议、印刷课程框架和相关费用的资金,用于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冈比亚基础和中等教育部继续把重点放在课程框架的编制上,按照高度优先事项,及时分配资源和人员。冈比亚国家一级的课程开发能力不足是其曾经面临的一个真正的挑战。然而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教师培训学院的帮助使能力得到了发展。但是,国家教育体系管理者在政策分析、管理、规划和监测与评估方面进行人员能力建设的工作仍然迫切。[38]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评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以上非洲作为重中之重地区、受到特别关注的战略,从以教育公平为核心的全民教育目标到追求优质教育的“教育2030”目标,是在教育目标上要实现的一个质的飞跃。
1.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是UNESCO全民教育的核心目标,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入学率的提高以及男女学生的性别比例均等。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教育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区域之一,因为其经济水平落后,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成为全民教育运动发展的难点。即便如此,该地区自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提出以来在基础教育方面的进步也是积极可观的。
儿童入学率是衡量基础教育目标的重要指标之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小学平均净入学率显著提高,从1990年的54%升至2012年的70%,2018年升至81.2%。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从1990年的22.4%上升到2012年的34%。到2018年其初中辍学率降到36.7%,高中也降到57.5%[39]。另外,在性别公平方面,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自1999年以来取得显著进步,小学阶段性别平等指数(Gender Parity Index,GPI[40])从0.85提高到2018年的0.93。在中等教育阶段,入学的性别差距也在缩小。1990年SSA中学生性别平等指数为0.78,到2018年上升到0.88。[41]
全民教育计划“在2015年前,全面普及初等教育入学率,彻底消除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男女学生比例不平等的现象”这一宏伟目标并未实现,但是全民教育计划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并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中关注女童教育,提倡教育平等,对促进非洲基础教育区域性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千年发展目标制定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小学教育方面取得的进步是各个地区中最大的。2000年至2015年间,其净入学率增长了20个百分点,而1990年至2000年间,只增长了8个百分点(见图6.3)。小学阶段男女儿童入学率的性别指数也从2000年的0.85上升到2015年的0.93。千年发展目标议程的实施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普及小学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球范围内小学教育方面的男女平等基本实现,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这一目标尚未完成,除此之外,增加女童入学率,促进性别平等,提升小学教育完成率成为接下来亟须解决的事情。

图6.3 撒哈拉以南非洲小学净入学率
资料来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R].2015.
全民教育和千年发展目标的时限已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尚有目标未实现,仍需努力。全民教育和千年发展目标相辅相成,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临阵一脚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教育公平。全世界有机会借助其已经取得的成就和表现出的差距着手实施我们新的目标,创建我们想要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应运而生,它必然会成为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现实。
2.优质教育的追求
教育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千年发展目标的继承与升华,其核心是实现优质教育。优质教育不仅包括适龄儿童都有学上,更重要的是入学儿童性别比例的平等以及在学校能学到知识,所受到的教育有效果,且能够完成学业。由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实施时间很短,距今仅三年,所产生的效果尚且不为所知。因此,就目前UNESCO为实现优质教育而采取行动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UNESCO针对非洲地区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成立了2030年议程中全球多方利益相关者教育协调机制——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指导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是为了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早日实现而设立的,对各地区及国家教育政策及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性。非洲地区是其所关注的六大地区之一,其中它尤其强调非洲各区域一级在促进基础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全球和国家两级之间的关系方面的协调作用。非洲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之一,受到指导委员会的特别关注。
对于非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的实现,委员会一致认可区域组织作为分享最成功的实践创新工作的平台和空间,是采取行动、发挥作用的重要力量。对于非洲地区快速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对话平台,发挥非洲联盟会议对“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目标实现的定期会议讨论这一起着杠杆作用的机制平台。[42]
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指导委员会的关键角色之一是确保在更广泛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结构中系统地调整与教育有关的目标。指导委员会在全球和区域层面参与了更广泛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结构。在全球一级,它通过联合国进程(包括高级别政治论坛)投入“2030年议程”的后续和审查工作。在区域一级,指导委员会与区域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协调小组和其他合作伙伴联合,以确保对《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实施、监测和审查工作的支持达成一致。
工作组收集的非洲“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进程调查结果显示,各区域正在采取重要措施,使教育政策和战略与“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目标和承诺相一致,具体如下。在东非,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期间,所有13个国家进行了全面协商,所有国家为在国家一级实施“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结合国家计划中的政策优先事项和差距制定了本国“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国家路线图。通过在本国基础上制定国家路线图,能够让这些国家明确阐述国家目标和规划进程中涉及的与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交流,目的是建立一个指导性的联盟。就乌干达而言,“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已经融入财政规划和经济发展部门所批准的教育部门工作计划中。这创造了教育部和财政部间急需的联系。反过来,国家教育战略规划的调整也考虑到区域框架,比如《非洲大陆教育战略2016—2025》的情况。
3.目标进程的监测
国际组织和非盟都没有制定像《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一样的明确涉及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但是它们出台的政策,包括大大小小的会议、发布的各种有关非洲基础教育战略的相关内容一直体现着来自外界国际组织,以及内部非盟为首的区域性组织对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国际组织在全球基础教育治理中所采取的种种行动无不体现着促进非洲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这些行动包括成立2030年议程中全球多方利益相关者教育协调机制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指导委员会,制定监测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进程,因此,为非洲的“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教育目标制定具体的监测和评估能力建设项目被确定为关键优先事项。[43]
UIS把非洲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主题,监测并出台了非洲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进程的概况文件,并详细列出了该目标及其下属划分的具体指标的监测。框架中对基础教育所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确保所有女童和男童接受完全免费、公平和优质的中小学教育,获得相应、有效的学习成果。[44]这一目标又被分解为六项小目标并实施监测。分别是:小学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达到最低阅读水平的比例;小学教育结束时,儿童和青少年至少达到最低阅读水平的比例;低级中学教育结束时,儿童和青少年至少达到最低阅读水平的比例;小学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达到最低数学水平的比例;小学教育结束时,儿童和青少年至少达到最低数学水平的比例;低级中学教育结束时,儿童和青少年至少达到最低数学水平的比例。其中,最低阅读和数学能力水平将被测量出来并与目前正在开发的新的一般阅读和数学能力水平相比较,最低能力水平是通过学习评估衡量的领域基础知识(阅读或数学)的基准参照。分别以小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小学教育结束以及低级中学教育结束这三个层次的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最低阅读和数学能力水平作为两个维度设置了这六项目标,其中每项小目标都又以性别来划分,以此逐渐在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目标。
事实上,早在2016年1月以UNESCO为首的国际组织就已经拟出了为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四”设计具体有效的监测和评估项目,一个全球性的政策和实践综合体系草案。草案中对监测和评估体系的介绍已经十分明确,在非洲地区,目前只有南非国家可以被认为是拥有发达的或逐渐发展的监测和评估系统。就整个非洲地区而言,其监测和评估系统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甚至可以说能力薄弱。首先,对监测和评估活动进行培训来加强这一制度的尝试对于所有教育利益相关者都很常见,包括政府官员、校长、家长和学生等,但是,一些受过最新训练的部门和学校工作人员常常因为更有诱惑力的薪酬转而为私营部门效力。在某些情况下,培训活动的确发生了,但是并没有得到坚持如一的管理甚至可持续发展,尤其培训来自于外部合作伙伴资助的情况下。其次,监测和评估活动越来越依赖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无疑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进的一大步,但是ICT的购买和使用从长远来看仍然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需要大量资金来维持监测和评估活动进行,以及满足监测和评估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报酬等。最后,监测和评估正在逐渐开始作为非洲教育政策制定者制定规划和决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而获得重视。监测和评估活动由过去计划作业式的常规输入和输出转变为现如今越来越要求数据问责和循证决策。这样便于决策者了解监测和评估的有利之处而做出正确的决定。然而这种高技术人才普遍缺失严重。[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