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会议和研讨会

三、组织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会议和研讨会

质量保障信息和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是增进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间联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为提高非洲国家及其高校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塑造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意识形态,促进优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践案例在非洲的宣传和推广,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已成为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体化的主要功能路径之一。

(一)大陆层面的“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会议与系列研讨会”

在非洲大陆层面上,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人力资源开发,推动质量保障实践活动,受非盟委员会委托,在非洲大学协会和全球创新联盟的支持下,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全权负责组办“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会议与系列研讨会”。截至2018年,该会议已经召开10届,会议就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及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非洲一体化、非洲可持续发展目标、人文协同机制、科技创新等主题,召集非洲大陆及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充分发挥了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及非洲大学协会在促进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的职能。[28]

(二)次区域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会议

东非地区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东非大学校际理事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每年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选题,东非大学校际理事会成员国高等教育部轮流主持,面向东非及非洲和全球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论坛”。截至2019年,该论坛已开办9届,规模由最初的十几人到2018年已突破百人,会议主题详见表8.4。该论坛为辖区内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了研讨和交流的机会,成果斐然。乌干达、坦桑尼亚、肯尼亚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成员逐渐增多,影响力不断扩大;卢旺达和布隆迪受会议影响和指导,正在积极建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

表8.4 历届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论坛主题

资料来源:东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网站,http://eaqan.com/eaqan-forums/。

在南部非洲地区,“南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会议”由南部非洲地区大学协会支持,南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全权负责。截至目前,该会议已召开4次,会议由成员国高等教育部门主持,面向南部非洲共同体成员国高等教育与培训部门、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机构、国家资格授权机构、专业协会/委员会、质量保障领域专家学者、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师、国际组织和其他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发出邀请。[29]此外,南部非洲地区大学协会也坚持举办年度南部非洲大学高层领导对话,就高等教育国际化、非洲教育开放和科研出版、全球高等教育技术趋势、大学及其创新对区域发展的贡献、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等话题展开研讨。

中西非及马达加斯加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起,由非洲及马达加斯加高等教育委员会主持,每2年召开一次“文凭互认与等值计划”研讨会。该研讨会主要是审议该计划的实施情况,分析和解决区域内高等教育项目认证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已召开29次,累计千人参加。[30]此外,为给成员国提供一个管理教师和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的共同框架,委员会还通过“非洲国家咨询委员会计划”(Inter-african Advisory Committee)设立了数学、物理和化学,自然科学与农业经济学,人文与艺术,法律与政治,经济与商业管理,医学药学、牙医学和兽医学,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技体育活动、体育青年与休闲等8个专门技术委员会。[31]这些技术委员会负责对相关领域进行专业评估,每年召开一次由成员国专家主持的研讨会,目前已累计召开42次,[32]商议评估了1.1万余份学科项目申请材料。[33]两项研讨会具有巨大的区域影响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该地区非洲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且极大地推动了各国积极主动地协调一致发展,以期获得高等教育的区域认证和资格。

在北部非洲地区,“阿拉伯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会议”和“阿拉伯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区域会议”累计举办12届,规模均在百人以上。前者由阿拉伯大学协会组织,该会议不设主题,只罗列议题4~8个,这些议题涉及质量保障标准、质量保障模式、质量控制、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障的哲学与伦理学基础、大学排名及其指标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微观和宏观内容;后者由阿拉伯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联盟主持,分别于2011年、2015年和2018年在迪拜、开罗和科威特城举办,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阿拉伯地区面临的挑战”“阿拉伯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可持续性和未来发展”和“21世纪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效益和价值增值”。[34]受这两项会议影响,越来越多的北非国家开始重视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申请且符合阿拉伯大学协会会员条件的北非高校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