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得的成效

一、取得的成效

(一)推动了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的传播以及国际教育动态趋势分享

教育一体化过程的内涵之一就是促进信息分享。这些信息包含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包括非洲各国教育创新、改革动态、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思路等方面的信息。非洲国家图书出版事业和互联网建设比较落后,这样,非洲教育一体化的政治、组织和功能三方面的各种具体路径,都成为非洲教育一体化的信息生成和传播渠道。其中,学术研讨会和经验分享会成为非洲国家获得最新信息的重要手段。

作为非洲教育研究和中非教育合作的参与者,我们参加过世界银行组织的非洲应用科学、工程与技术技能合作项目研讨会,非洲高等教育卓越中心(ACE)项目研讨会和第三届中非世界银行教育合作论坛(教师教育)。在每次会议上,会议举办者都安排了我们中国学者介绍中国相关经验。最后一次的论坛为期四天,有七个有关中国浙江教师教育政策、制度方面的经验分享报告,还有全国层面的经验分享报告四个,海南省农村教师教育经验报告一个。六个小组用半天时间分赴不同的大中小学进行参观(含课堂观察)。该次论坛还安排了17个非洲国家分别介绍自己的教师教育体制。每次研讨会上,非洲国家代表都对中国的经验表现出浓厚兴趣,表示受益匪浅;也对非洲其他国家的不同做法进行了热烈讨论。

我们关于“你知道有哪些已经实施的促进非洲教育区域化的倡议/政策”的调查发现,“论坛、研讨会的组织”排在回答频次最多的第四位。

(二)加强了非洲教育一体化的组织建设

通篇,我们会发现,非盟、非洲大学协会、非洲教育发展协会、东非大学校际理事会等组织在非洲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身影无处不在。这些组织是推动非洲教育一体化的中坚力量,对非洲国别教育信息的收集、获得和分享,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规划和组织能力的提升,统一课程标准的建立和推行,ICT在教育中的运用,教育质量保障能力的提升,文凭的互认,教师学生交流机会的增加等方面,都是有所促进的。

这些作用,既是这些组织努力的结果,也是其对非洲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大贡献,更是其自身发展的体现。在推动非洲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这些组织也在自身的组织架构、人员和项目管理能力、政策咨询能力、资金筹措能力等方面获得宝贵的发展。它们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以及发达国家的国际援助机构的合作中,也学习到许多教育观念和项目管理运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随着中非教育合作项目的增多,这些组织也开始接触中国教育的一些特色经验,相信未来也会把这些经验融入他们的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

(三)深化了非洲教育区域一体化的政策开发与制度建设

非洲教育区域一体化的政策开发与制度建设,最主要体现在非洲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方面的《阿鲁沙协定》及后来的《亚的斯亚贝巴协定》。与此相关,非盟《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分三个层面开展非洲高等教育资格证书体系建设的工作。一是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认证和质量保障机构的建立和运作,二是区域层面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系统的建立,三是非盟委员会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对现有高等教育资格证书体系进行评估,并支持其能力建设,为认证部门的人员提供短期课程等)。目前为止,非洲统一的高等教育资格证书体系大致建立,虽然非洲英语国家内部和法语国家内部的统一程度更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撒哈拉以南非洲师资培训计划2006—2015》,在非洲区域层面和国别层面开发了大量与教师教育相关的政策,指导了非洲不同区域和国家自己政策的出台。例如,东非共同体通过出台东共体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一体化框架政策,在成员国内部实施统一的教师教育课程,这一行动从区域层面为东非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了质量保障。

其他方面的例子还很多,无论在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成人教育领域,由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或区域组织发起和推动并得到非洲国家响应的政策,在前文许多章节中可谓俯拾皆是,其中一些政策已经逐渐发展成或者有望成为制度。这里分政策和制度略举几例。

关于非洲区域性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以非盟为例,在非洲联盟的三个“十年教育计划”中,每个计划都有若干教育发展指标,非盟都制定成“教育指标手册”予以推行。非盟作为全洲性政治实体,其教育机构出台的指标有较大专业权威性和较强的政治约束力。这种手册形同各国共同的政策指南。再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成人教育区域一体化为例。该共同体的开放远程能力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促成莱索托、马拉维、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国制定和推行了国家开放远程学习政策。该共同体还通过了《彼得马里茨堡宣言》,这是一项专门的成人扫盲教育政策。

非洲区域性教育制度的建设,主要表现在:非洲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和评估,非洲科技、语言和综合素质技能方面的课程和教材的一体化建设,非洲教育质量保障框架的建立,非洲学历资格和学分框架的建立,非洲国家研究与教育网络的建立等。一体化过程中非洲内部的区域组织或外部的国际组织提出的政策和制度建议纷纷被采纳、被实践。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撒哈拉以南非洲师资培训计划2006—2015》中提出和实施的有关教师的系列国家政策框架、战略和计划,被一些国家采纳或完善后加以实施。

我们关于有哪些已经实施的促进非洲教育区域化的倡议/政策的调查,回答频次最高的前三项依次是泛非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教师的培养及大学科研合作。

我们关于“你知道有哪些已经实施的实现非洲教育一体化的措施”的调查,发现回答频次最高的依次是奖学金增加、大学生交换、更多资金投入、专业/学位及课程结构的一体化。

(四)促进了非洲教育界对非洲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的认同

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0%的人认为非洲教育一体化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关于为什么认为有必要,其理由根据提到的频次多少依次是:能够促进共同目标的建立,促进观念和技能的学习和传播,增强多样性,促进整个非洲的发展,增进非洲国家团结力,有利于扩大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关于为什么认为没有必要,其理由主要不是一体化的价值和方向问题,而是实施中的问题,比如:目前非洲国家的条件还不能够很好推进区域化进程,如政府能力不足、存在腐败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活动荡、社会和政治分离等;当前非洲区域教育一体化存在参与率不高的问题;非洲区域教育一体化与非洲国家人力资源发展不相符合、限制知识与非洲各国的联系、影响非洲国际化发展等。

关于如何评价促进非洲教育一体化或区域化的动员情况,总体给予肯定的占83%。其中认为非常好的占5%,良好的47%,还不错的31%。关于如何评价非洲教育区域化的有效性,给予正面评价的约占84%。其中认为还行的占比最大,35.4%,占三分之一强;认为好的占29.2%,近三成;认为非常好的占19%,近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