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问题有哪些?
随着我国油料作物育种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油料作物的品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那么不同的油料作物需要注意哪些质量安全问题呢?
油菜主要的质量安全问题有两类:一是机械化生产使用催熟剂导致的农药残留;二是工业化发展导致的重金属污染。近年来,随着油菜机械化收获方式的逐步推广,出现了油菜催熟剂等农药残留的新问题。在机械化收获之前给油菜喷施一定剂量的化学催熟剂可使油菜成熟度的一致性大幅提高,破壳落籽率降在8%以内。由于个别农民对催熟剂使用不当,可能引发油菜消费新风险。但通过我们的科学评估,菜籽农药残留的风险较低,不会引发菜籽油的质量安全问题。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油菜容易富集重金属镉。研究表明,油菜植株中镉的分布为根>茎>角果皮>籽粒,且镉从菜籽中转移至菜油里的比例低,仅为2%~10%,菜籽油中镉含量远低于限量标准,风险不大。
花生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污染和农药残留。花生易受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等真菌侵染,产生I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在花生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防治病虫害。花生施用农药后,在一定时间内有部分残留在土壤、叶片、籽粒上,某些内吸药剂可被花生吸收运转到其他部位,使得在收获的花生中残留部分农药,或有毒的代谢产物,但是经过科学评估,全国花生的质量安全总体状况较好。
大豆存在霉变风险。大豆在储存过程中易吸潮霉变,研究表明,如果大豆储存环境温度在30℃左右,不到1个月就可能出现霉变,半年之后,其质量将严重下降,出现腐烂和大面积的霉变。因此,大豆主要注意保存,避免发生霉变。
随着科技进步和政府对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我国油料作物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虽然有一些新风险出现,但是经过评估发现其程度和危害在较低水平,大家可放心食用油料产品及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