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饮茶?
中国茶叶不仅种类较多,而且产品品种十分丰富。消费者喝什么茶,选购什么样的茶,应了解茶叶产品的特点,科学饮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和白茶的水分在7%以下,黑茶水分含量较高,茶叶的干物质在93%左右。在干物质中有3.5%~7%的无机化合物,93%~96.5%的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主要是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有机化合物主要是多酚类、蛋白质与氨基酸、糖类、类脂以及维生素和香水物质。茶叶是天然饮品,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儿茶素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饮茶能起到降血脂、血压、血糖的作用;茶叶具有消炎解毒、抗放射性伤害、抗突变作用;饮茶兴奋神经中枢,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饮茶具有止渴、解热、明目、健齿及防龋齿的作用。茶是一种健康饮料,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欢迎。
消费者应根据所居住的环境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类。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饮茶习俗和喜好的茶类。科学饮茶还可以根据四季的变化和茶属性进行调整和改变。科学饮茶要根据消费者的身体状况、生理时期来决定。一般身体健康良好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嗜好选取茶类,而对于身体状况不好或处于特别时期的消费者应合理地选饮。一些有疾病的患者应慎饮茶叶,如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神经衰弱患者,宜少饮茶;而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绿茶。
1.不同年龄的人群适合饮用什么样的茶?少年时期处于身体的发育期间,对于饮食吸收的营养反应相对敏感,各项器官承受能力较弱,因此饮茶要清淡,减少投茶量,绿茶、红茶、白茶都可以喝,一般建议第一泡茶不喝,茶叶中咖啡因在第一泡会大部分溶出,而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兴奋作用,青少年少摄入为好。一般上午吃过早餐和下午适饮,晚上以不饮为宜。
青壮年时期。此时身体健壮,精力旺盛,身体抵抗力强,对于饮茶的选择比较广泛,像绿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个阶段的人们大多都已经开始工作。也许整日面对电脑,绿茶就是很好饮料,可以起到提神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中年时期。中年时期的人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体质开始下滑,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身体状况饮茶,易出现肠胃不适的可以喝一些陈年普洱、红茶、白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老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老人身体承受能力差,心脑血管疾病增加,骨骼柔韧性变差,易出现骨质疏松。老年人比较适合饮用红茶和煮饮一些老黑茶、老白茶。老年人饮茶也要淡饮,不可太浓,吃过晚饭要少饮。
2.不同季节适合饮用什么样的茶?“生病起于过用”,是《黄帝内经》中发病学的重要思想,饮食不调,寒温失周,偏嗜五味等都会损害健康,所以《灵枢·胀论》指出“阴阳相随,乃得天,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任何饮食只有符合人体本身的阴阳协调平衡,脏腑经络调和,与自然、社会协调,才能“养”人体正常健康,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东汉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饮食养生方面也认为,饮食要与四季气候特点相结合。饮茶也是为了追求健康,当然也要遵循养生原则之一的“顺应四时气候规律而选择”。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反复强调“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用寒凉的药物和食物要远离寒凉的季节,用温热的药物和食物要远离温热的季节,反之就会引起疾病。茶叶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花茶等,各种茶制作工艺不同,都有其品性特点,对人的功效也有所不同。什么时节宜饮用什么茶,可以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原则而行。
春天气候温和,人体阳气开始升发,新陈代谢旺盛,重点在于疏通肝气,用辛甘食品以助阳气,利于代谢,芳香类物质有通窍的功效,所以可多喝花茶,如茉莉花茶等。
夏天阴阳之气交合,阳气盛,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时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这个季节需要“祛暑解渴”,首选绿茶,以使人体阴阳保持平衡状态。此外,微轻发酵的白茶、黄茶也都是不错的选择,体质好的人也可以喝些存放3~5年的生普洱。
金秋连接夏冬二季,由热转寒,由发转藏,所以秋季应以“收养”为原则,滋阴润燥,以养肺为主,顺平肺气。因此,秋天适合喝青茶,青茶的性、味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不寒不温,既能清除体内余热,又能生津养阴。
冬季阳气衰微,要防止阳气外泄,故需要“冬食热”以养阳气,红茶和黑茶是很好的选择。味甘性温的红茶,红汤红叶就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还可以加奶加糖,有生热暖腹之功效;熟普洱也可以暖胃驱寒,消食化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