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功能性成分有哪些?

90 茶叶中功能性成分有哪些?

茶叶中功能性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皂苷、茶氨酸、茶色素、生物碱、茶多糖、维生素等多种成分,茶叶中的这些功能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特殊保健功能。

1.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多元酚的混合物。茶树新梢中所发出的多酚类分属于儿茶素、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花白素类,酚酸及缩分酸等。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有抗氧化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具有防癌、抗癌及抗突变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杀菌作用,有消炎解毒及抗过敏作用,也有抗辐射作用。

2.茶皂苷。皂苷又称皂素,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糖苷类化合物,由糖链与三萜类、甾体或甾体生物碱通过碳氧键相连而构成。茶皂苷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苷的混合物,它的基本结构由皂苷元、糖体、有机酸三部分组成。研究表明,皂苷有溶血和鱼毒作用,抗虫杀菌作用以及抗渗消炎、化痰止咳、镇痛、抗癌等药理功能,还有抑制酒精吸收和保护肠胃作用,并且还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由于结构的差异,各类皂苷表现出活性的差异。

3.茶氨酸。茶氨酸是茶树体内所特有的氨基酸。占茶叶离氨基酸的50%,占茶叶干物质的1%~2%。关于茶氨酸的功用,研究人员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茶氨酸有降压功能,主要通过影响末梢神经或血管系统来实现降血压,可以抑制由咖啡因引起的神经系统兴奋,并有松弛的效果。

4.茶色素。色素中有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茶黄素是由茶多酚、儿茶素及其衍生物氧化缩合而来的呈橙黄色的物质,被誉为茶叶中的脑黄金。茶黄素能调节细胞因子,抑制MPTP及丙磺舒引起的神经细胞炎症及细胞凋亡,有效改善帕金森症症状。茶黄素处理后的小鼠脂肪肝面积比例明显减少。茶黄素通过抑制HIV病毒融合、HIV病毒逆转录及HIV病毒gp416-HB的生成,对不同类型HIV病毒表现出干预作用。茶红素作为红茶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多酚类物质,色谱分析法分离出TR-1、TR-2与TR-3三种茶红素,TR-2抗癌活性最强,茶红素处理组大鼠通过促进粪便固醇类排泄明显降低肝脏胆固醇浓度。茶叶中茶多酚氧化程度加深,茶黄素、茶红素类积累后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茶褐素。茶褐素具有降血脂功能,也有清除自由基的效果。

5.生物碱。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因、可可碱和茶叶碱。茶树中这三种生物碱的药理作用相似,但对不同组织器官的作用强度有差异。咖啡因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刺激肠胃,促进胃液分泌,具有助消化、利尿的作用,可以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还能促进机体的代谢。茶叶碱和可可碱的功能与咖啡因相似,有兴奋、利尿、扩张心血管、冠状动脉等作用。

6.茶多糖。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茶多糖能够调节糖脂代谢,降低Ⅱ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并且能够改善实验小鼠脂类代谢。龙井茶多糖对自由基和NO2有较强清除作用,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茶多糖还有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血压、抗高压和保护心血管作用等。

7.维生素。茶叶中有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10多种,其中以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病的功能;维生素C可促使毛细管壁细胞变化,降低脆性;促进机体的代谢,可增强对传染疾病的抵抗能力;对防止血管硬化也有好处;同时还有美容作用,防止肌肉弹性降低、水分减少和抑制黑色素生成。维生素B1可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的正常机能,治疗多生性神经炎、心脏活动失调和胃功能障碍;茶叶中维生素B2比一般粮食和蔬菜中高出20倍左右,可以有效地防治口角炎、舌炎、角膜炎和白内障的发生;通过饮茶可以补充维生素B3,有降低皮炎、毛发脱色、肾关腺病变等作用;茶叶中维生素B5的含量比粮食高,喝茶也能补充维生素B5,有扩张血管,防治消化道疾病、神经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