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的意义

一、平民教育的意义

(一)平民信条 人的人格本来平等,原无上下高低之分;因为社会制度不良,一部分的人得有受教育的机会,一部分的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于是各人的学问、德行显出不同,而人格的上下高低亦即由是而判别。吾人在社会组织未经改良之前,惟有努力于教育机会的平等,使人人所蕴蓄的无限能力都有发展的机会。这样,人格不平等的原因就可以消除了。

(二)平民界说 现在全国只有最少数的人民得受教育,其余最多数的人民全没有教育。依中华教育改进社的调查统计,不识字的人民占全国总数80%以上,就是全国4万万人中有3万万2千万不识字的人。其中有一部分是6岁至12岁的学龄儿童,虽不能得其概数,但依欧美各国的统计,学龄儿童约占人口总数1/5,所以现在国内至少有7千万的失学儿童。这种学龄儿童应受国家的义务教育;假使政治上了轨道,还有受教育的机会。其余2万万以上的青年和成人,政府对于他们不负责任,社会对于他们没法补救,真是不幸极了。所以应受平民教育的平民,从狭义讲,就是指导这一般失学的青年和成人;从广义讲,就是一般粗通文字没有常识的男女,也应包括在内。

(三)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做什么人?做“整个的人”。什么叫做“整个的人”?第一要有知识力,第二要有生产力,第三要有公德心。要造就整个的人,须有三种教育:

1.文字教育——民智 就我国人对于读书的观念来说,常有一种根本误谬的观念,以为读书是读书人的专业,其他的人可不必读书。士农工商之中,惟士可以读书;若农,若工商,就不必读书。所以现在除商人需要文字,尚有一部分读书以外;其余农人、工人几乎全数都是不识字的。我们应先将此种观念根本推翻,使人人觉悟读书识字是人类共有的权利,无论什么人都应享受。若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读书,最大多数愚蠢,必致产生许多痛苦羞耻的事。

就我国的新文化运动来说:所谓新文化运动,都是少数学者的笔墨运动,和多数平民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其中虽亦有关于改进平民生活,免除平民压迫的问题。然而平民生活只有一天比一天堕落,各种压迫只有一天比一天加重。尽管一些研究社会学的学者在报章上对于工人有什么8小时工作制啦,增加工资啦,工人卫生和工人教育啦,对于农民又有什么打倒地主啦,保障农民利益啦,高谈阔论,说得天花乱坠。而城市的工人每天工作仍然在15小时以上,所得工资只顾个人的口腹,尚虞不足,至于教育、卫生,更是梦想不到;乡村的农民,终年忙碌,所有生产都被政府地主剥夺净尽,自己则“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像这样无知识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改进的方法,对于外界的压迫没有免除的能力;社会上种种切身关系的运动,也不知道参加;岂不是“一生辛苦有谁怜!”再从人类和牛马的分别来说:牛马供人的驱使,所得不过满腹。现在的农民工人,为吃饭而劳动,为劳动而吃饭,和牛马有什么分别?与其名之为人,不如称为两腿动物。倘人类与牛马仅在两腿与四腿之争,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但人类无论如何,决不屑自等于牛马,皆愿享受教育以培植其知识;更愿将所得的知识分给多数的人,以消除其牛马的生活。

最后就人类生存的竞争来说:知识是生存竞争必不可少的东西,无论个人,无论国家,其优胜者,必定是知识超越的!其劣败者,必定是知识低下的。现在国家受异族的压迫,人民受军阀的摧残,其根本原因就在我国人民的平均知识低下。假使我们真有为民族争自由,为民权图发展的决心,则应先努力于提高民智,使我国牛马奴隶生活的民众一变而为有知识有头脑的国民。

文字是传播知识的工具,也是寻求知识的锁钥。欲传播知识,须先传授文字;欲得知识,必须认识文字;所以平民教育第一步必须有文字教育。

2.生计教育——民生 文字教育可以消除大多数的文盲。即使文盲除尽,人人能应用日常必需的文字,其与国家社会的前途究竟有什么利益;这是平民教育第一重要问题。并且中国人还有一种最通行的毛病,在没有读书以前,尚肯做工,以谋个人的生活;一到抱了书本以后,便成文人,文人自己可以不必生产,社会应负供养的责任。还有一部分的人,终日埋头窗下,只求书本的知识;至于实际生活,尽可菽麦不分。这种寄生虫似的书呆子,不是平民教育的需求,且应极力设法消除。所以平民教育于实施文字教育以外,即需有生计教育,使人人备具生产的技能,造成能自立的国民。倘全国人民均有生产能力,国民生计必皆富足,社会经济自极活动,就是将来世界的经济也都要受中国的影响了。

3.公民教育——民德 平民教育从文字方面以提高民智,从生产方面以裕民生。即使民智提高,民生充裕,对于国家社会的前途究竟有什么利益;这是平民教育第二重要的问题。试看历来的卖国奴,何一非知识超越,经济富足的人呢?盖其人缺乏公德心,一举一动,只知有自己的祸福利害,不顾国家社会的祸福利害;所有知识、经济,只足以供其为恶之资;所作之恶,常比无知识无能力者高出万倍。倘平民教育处处都是养成这种自私自利的亡国奴,岂是国家之福?所以平民教育于实施文字教育和生计教育外,另有公民教育,希望造成热诚奉公的公民。

总之,平民教育是养成有知识、有生产力和公德心的整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