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教运动的发端
这次“乡村建设协进会”开会的价值,非常重大。昨天听见梁漱溟先生关于接近民间工作的报告,及江恒元先生关于徐公桥工作的详述,以及李石曾先生富于科学的研究精神,都是我们从事农村工作的借镜和参考。
近年来最使我兴奋的一件事,就是现在国内各界,大家都能亲身埋首去从事农村工作,不论他们工作范围的大小,只要大家一边做一边学,将来都是复兴民族的功臣,也就是建立国家基础的绝大贡献。但是农村工作,需要时间,彼此务须切磋砥砺,各把经验得失,互相研讨,这是这次开会的最大意义。
平教运动的发端,是在欧战时候,当时各国招募华工,到欧洲工作,兄弟从美国到法国,办理华工教育,目睹华工不识字之痛苦。从那时,得了一些经验,同时联想到国内一般不识字文盲关系国家民族前途的重大,所以回国以后,就从事提倡识字运动。但是在工作经验中相信中国大部分的文盲,不在都市而在农村,中国是以农立国,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是农民,农村是中国85%以上人民的着落地,要想普及中国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里去。所以同人才决定到定县去工作。
在定县乡村办平民教育,我们觉得仅教农民认识文字取得求知识工具而不能使他们有用这套工具的机会,对于农民是没有直接效用的。所以从那时候起,我们更进一步觉悟,在乡村办教育若不去干建设工作,是没有用的。换句话说,在农村办教育,固然是重要的,可是破产的农村,非同时谋整个的建设不可。不谋建设的教育,是会落空的,是无补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
我们在定县的工作,可分为两个段落。一个是准备时期,一个是集中实验时期。从民国十五(1926)年冬到十九(1930)年秋,算是准备时期。在这时期里,我们的工作,可分为农业教育,农民教育研究和农村调查三方面。教育方面,偏重普及农业科学的工作。社会调查分普通调查、农业调查及农业经济调查,尤注重在一般的考察。前两年的工作,同人的饮食起居,定县人民不能充分了解,颇感困难。但这正是准备时期应有的情形,及工作上必经的阶段。后来因同人的工作精神,感动农民,才逐渐地取得人民的信仰,同时地方政府与士绅也都了解到平校的重要,所以准备时期的工作,才能比较的顺利进行。
经过这4年准备时期,我们决定大家都到定县去,到全县去工作。我们觉得中国的一个县分,实在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单位,不仅是行政区域的单位。中国的国家,是由1900多个县分构成的。一县就是一个广义的共同生活区域,为若干隶属的共同生活区所构成,是我们从事乡村工作实行县单位实验的最好单位区域。我们今以定县为一个大的活的研究室,是要每种问题,实际参加人民生活,并不是用政治力量,来建设所谓模范县;也不是如慈善机关来定县施舍教育,是来在人民生活上研究实验,将以研究的得失经验,得出一个方案,贡献于国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