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卫生教育

三、卫生教育

卫生教育是要培养人民的健强力。谈卫生教育,有两方面要大家注意:一就是消极的治疗,二是积极的预防。我所要讲的特别注重在预防。在一般的情形,多注意在消极的治疗,很少有人知道这预防工作。不知要免除疾病,不如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水准,预防实胜于治疗。定县的卫生教育工作,就抓住了这一点。不过卫生教育工作,在中国有两个困难问题;一个是中国人民生活贫苦,一遇到医药卫生问题,就牵联到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我国的文化水准太低,医药卫生的技术人才缺乏,在美国每750人,就有一个现代化的医生,中国则每7.5万人才有一位医生。我们若和外国相比相差太远,外国的人才多,他们可以到处训练专门医师。我们全国大多数人连普通医生都找不到,怎么能照外国的制度办呢?所以在我们现在的情形下,必须有一套简单、经济、普遍的办法,我们要注意大多数人的问题,必须求出平民化的办法。要学者专家,将从外国学得的,再加以炼丹的功夫,才能适用。此种工作在以往没有人注意过,一般的不是模仿古人,就是抄袭外国的。有卫生教育工作,有乡村的卫生教育工作,就是从定县开始的。中国在定县以前没有卫生教育,就如同在没有平教会以前,中国也没有平民教育一样。

我们要作一桩平民化的卫生教育工作,就要有对这件事有抱负的人才。很凑巧,在1929年,陈志潜大夫刚从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回来,他正担任中央大学卫生教育系系主任。我劝他何必专办城市的医药工作,为什么不到民间来,为大多数人想办法呢?在南京和他谈过几次,他答应我先到定县看看再决定。当他到定县住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以后,他决定了要到定县来,于是毅然辞去中央大学的职务,带着太太和小孩一齐搬到定县来工作。他说他看到两点:第一,定县有8万青年农民是工作的新干部,第二,定县的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各方面联锁配合的,有了建立新医疗制度的条件。因此,他决定了他的办法:

(一)调查:先从事科学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定县472村,只有270个村子中有中医,其余200个村子,连中医都没有。生死统计,35%的死亡是没有见到过医生的,其他如砂眼、小儿四六疯等病患,极为普遍。而全县每年所用的医药费是12万元(这是1930到1931年的调查统计)。当时就在这种人财两空的情状下,根据定县现实的行政组织,建立了县、区、村三级的卫生机构:

1.村——保健员——在每村中平民学校同学会卫生组的会员中选拔保健员一人或二人,给以两周至三周的教育,使他学得基本的医药技能与卫生常识,使担任下列的工作。

①种牛痘,治砂眼,急救等简易治疗工作,备有保健箱一只,内有16种简要的、必需的、经济而普遍的药品,供其应用;有一次种痘运动,在一星期内,种了10万人。

②土药研究——如大黄精等草药的应用。

③防疫宣传——如传染病预防的宣传,及环境卫生、水井消毒等。

④卫生调查——出生、死亡及各种有关卫生方面的调查工作,而生命统计工作,作得极为确实。

2.区或乡镇——保健所——设受过普通训练的医生一人,护士一人,他们的任务是:

①负起该所区域内,人民病患的治疗工作责任,治疗保健员不能医治的病患。

②巡回辅导保健员工作——随时给保健员以指导协助,定时召集保健员集中讨论工作问题,解决他们工作上共同的困难,所以保健所医生是上午在所门诊,下午则到各村做辅导工作。

3.县——保健院——保健院全县有一所。它的设备规模较为完备,它是负起全县的保健责任;是全县的保健所和保健员的辅导机关;它有各种专门的医生,负责治疗保健所医生不能诊视的病患;此外还作护士训练和乡村中的产婆训练。如产婆训练,即传授与平校女同学会会员以新法接生的技术,练做最低限度的清洁消毒工作。

如此县有保健院,区有保健所,村有保健员,互相衔接,那么它的结果使定县动员了民众自动参加了保健活动。3年的时间,扑灭了四六风与天花的死亡,这全是不须要多用钱,而可以收大效的办法。此种制度的建立,全县有4万元的经费,已经足用。以每人为单位,所费不过一角钱。这种设施,就在适合人力与财力的原则下研究出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又简单,又经济,又普遍的办法。

你们要知道,在中国现时的需要,照各医科学校造就的医生数分配,要使我国每2000人也有一位医生的话,要达到这个目的,还要465年的时间。今天的中国医药制度,决不能这样地等下去。但是我们有了这样分层工作的新保健制度,就不会有人力的浪费和时间的耽误了,因为它是运用了“小兵能做的事,就不必再麻烦长官”的办法,已经补救了我们人才缺乏,经济不足的困难。

定县的这种制度,引起了一般外国朋友的注意。当时有国联的两位朋友——斯坦巴和拉希曼两位先生到定县参观。他们看了之后,认为这种办法,不但适合于中国,而且适合欧洲和南美。他们请陈志潜大夫赴美讲学,就把这种制度介绍到国外了。拉希曼先生任国际联盟的卫生署署长,他曾协助中国创办中央卫生署。中央卫生署成立之后,首先采用了我们的保健制度,在江宁实验县办理卫生实验工作;根据这种制度,建立了全国的卫生机构,每县设卫生院,县以下乡镇设卫生所,所里设卫生员,完全和定县的保健制度一样!

现在这种制度已经成了全国通行的“公医制度”,既合于我国国情,而且简单经济,能普遍推行,这种办法,是我国从来所没有的。我们要了解平教工作,不但卫生教育是这样,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各方面的工作,无一项不是从基础上想办法的。有了基础,而后才能普遍;能普遍适应的,才是真正有效的好办法。

我们培养医药卫生的人才,也不是只培养少数的医生,而是要培养“Social Medicine”。我们曾和江西省政府合作,在南昌办医学院,就是训练的这种人才,这种实验是要改变今后的学校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