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民共同生活,向平民诚心学习

二、与平民共同生活,向平民诚心学习

深入民间的目的是为了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协助人民大众解决问题。为达到这目的,就要彻底地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虚心地向农民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要当人民的先生,首先要做人民的学生。要化农民,必先农民化。我们来到定县,住的是与农民一样的房,吃的是与农民一样的饭,我们提醒自己绝不自筑壁垒,与农民隔绝起来,搞成一个“小北京”式的小圈子。我们要彻底地与农民打成一片,甘当他们的小学生。起先农民对我们怀有很大的戒备,以为我们是政府派来收捐、征兵、拉夫的。后来看到我们真心诚意地为他们办事,才消除了疑虑。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和农民、平民结合的时候,要从根本上破除“上智下愚”的传统封建观念。把自己看成是上等人,而把农民、平民看成是下等人,这是大错特错。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都表明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进一步发挥了这一基本思想。它和中国的封建思想是根本不同的。受过现代教育洗礼的知识分子首先应当具备民主自由的先进意识。对待中国的平民百姓,特别是占人口总数85%的农民,我们要从心底把他们看做是与我们一样的平等人,看做是我们的同胞,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使他们祖祖辈辈受苦受难,不能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这不是他们的过错,他们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他们并不缺乏才智,缺少的是机会。他们受尽千辛万苦,有其独有的不朽经验,只要给他们以机会,他们的聪明才智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的。我曾说世间最宝贵的财富是人,世界最宝贵的矿藏是“脑矿”,最大的“脑矿”在中国,中国的平民、农民蕴藏着无穷的伟力。我们搞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就是在开发“脑矿”,开发民力。而从事这一工作首先要求我们扫除自己头脑中的封建意识,树立一个平等的思想。所谓平民教育,其“平民”二字中的“平”,并非只“平凡”一义,其中还含有“平等”的意思。首先是人格平等,其次是机会平等。当真正实现平等的时候,天下才能“太平”。如果世界上2/3的人总在贫困和不满中生活,世界能够实现和平吗?

70年来,我们初衷未改,坚持生活在劳苦大众中间,前30年在中国,后40年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乡村改造,我们必须虚心向农民学习,向农民求教。不这样做,我们在农村就不可能站得住脚,更不可能有所作为。你高高在上,视自己与农民为异类,你就不可能抓住他们的心弦,就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就不可能推行你的主张。这好像医生为病人看病,要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你就要问病情,检查身体,这就是向病人学习。你还要有一个严肃、诚恳、热情的态度,否则病人就不跟你合作。积几十年经验,我们深深认识到,要想使自己的乡村改造事业取得成功,非要和农民打成一片不可,非要向农民学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