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问题的认识与解决的着手

二、中国问题的认识与解决的着手

中国今日之所以有问题,可以说完全由外来势力所激起。假如中国没有外力进门,环境不变,或者还会沉沉地长睡下去。自外力闯入以后所发生的剧烈变化,使中国整个的国家日陷于不宁和纷乱的状态,而受祸最烈的莫若乡村。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在近百年中,帝国主义的侵略,固然直接间接都在破坏乡村,即中国人所作所为,一切维新革命民族自救,亦无非是破坏乡村……”国人因鉴于乡村之破坏乃有起而有救济之举。更因为乡村无限制地破坏,迫得不能不自救,乃再进而有乡村积极建设的要求,于是乡村救济运动就成为积极的乡村建设运动。且更进而有重建一新社会构造的要求,认中国问题为整个的社会结构问题,所以“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具体情况见梁著《乡村建设理论》)。

还有,中国的社会结构问题也就牵连到具体的“人”的问题。因了文化失调的高度而崩陷社会结构于纷崩,因了池湖积水的污浊和溷乱,而益萎竭了鱼的生命。中国人——尤其是大多数的农民——的衰老、腐朽、钝滞、麻木和种种的退化现象,更叫中国整个社会的问题,严重到不可收拾。实在可以说,社会的各种问题,不自发生,自“人”而生。发生问题的是“人”,解决问题的也该是“人”,故遇着有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应该想及:其障碍不在问题的自身,而在惹出此问题的人。所以中国4万万民众共有的各种问题,欲根本上求解决的方法,还非从4万万民众身上去求不可。在这种认识之下,民众教育——或者简直农民教育的工作,可以得到一种有意义的看法。因为问题既在人的身上,所以从事“人的改造”的教育工作,成为解决中国整个社会问题的根本关键。定县的四大教育因而有其积极的建设的意义。所谓四大教育就是针对着多数民众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而设立。我们从农民教育的试验中,认识了培养他们的知识力、生产力、保健力和团结力的必要,而这些力量,是从组织而来。要造成组织,惟有从组织的教育下手。教育是组织的基础。没有教育——没有组织教育,组织是不可能的,即使具组织的形式,那是凑合的而不是真正的、自动的、内发的组织。只有自动的组织才真能有力量。所以我们要培养力量,还得从教育起始。有教育才能自动组织,有组织才能有自己的力量,才能有共同的力量,才能应付困难问题,创立新的生活方式,建树新的社会结构。

认识了这个具体的问题,在实际上求解决的方法,在邹平则有乡农学校,较明细一点就是乡学村学。这个乡学村学的办法,原则上就是教育民众以组织的能力。诚然,乡村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靠乡村里的人;如果乡村里的人自己不动,等待人家来替他解决问题,是没有这回事情的。乡村问题的解决,天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我们组织乡村的意思,就是要形成这解决问题的主力。但是有了乡村人为解决问题的主力就够了吗?不够!单是乡村人解决不了乡村问题,因为乡村人对于问题只能直觉地感觉到,而对于问题的来源,他们不能了解认识。……所以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方法、新技术(这些都是乡村人所没有的)的人与他们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近10年来知识界“到民间去”呼声的远振,便根据着这种需要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