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的急需

三、平民教育的急需

(一)齐家 中国人对于国家的观念,非常薄弱;但对于家庭的观念,确是根深蒂固,牢不可破。这种观念,有利有害,随各人见解而不同,现在有许多人觉得有害无利,主张打破家庭的组织与制度;但能否打破,尚属疑问。即使能够打破,必另产生新组织新制度的家庭,可以断言。无论旧家庭或新家庭,精神方面纵不讲怎么纲常伦秩,亦必一家人相亲相爱,通力合作。物质方面虽不必高楼大厦,画栋雕梁,亦必窗明几净,室无微尘。倘进其门则秽气冲天,登其堂则粪土满地,入其室则立无容身,家人相语则此诟彼谇:人类的团体生活和男女的共同生活,无论取任何形式的组织,恐怕也不应有这样的现象吧?西洋人对于家庭观念,虽不及中国人;但对于家庭的整理,亦非常注意。可见齐家一事,无古今中外都是必要的。现在中国仍是以家庭为国家组织的单位,欲治其国,必从齐家起。平民教育为齐家所亟需的至少有两点:

1.平民教育与家长教育 欧美的教育注重在儿童;中国的教育应注重在家长。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现在做家长的,自己都没受过教育,不知道教育的重要,多不肯送子女弟妹们去上学。倘若他们受过教育,至少可以觉悟教育的重要和不识字的害处,推想到子弟不受教育的害处,自然很愿意送他们去读书。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和儿童的发展,更形密切;因为学校教育是有限制的,家庭的教育是无限制的。家长的一举一动,影响于子女者甚大;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于学生者甚小。有人以为家庭不过吃饭与睡觉的处所,对于儿童教育没有关系;其实家庭是造人的工厂,要想制造有学问有道德的好人,须看家长是否有学问有道德的好人;倘家长受过平民教育,便有好习惯以教训灌输于子女。学校教育得到家庭的协助与合作,定可收最大的效果。

(二)治国 儿童是将来国家的主人,这句话谁都不能否认的。欧美各国对于义务教育特别注重,以培养国民的基础,担负将来国家的责任。近常有人说:今日的中国是没有希望了。要建设明日的中国,尽可努力于义务教育,数十年之后,便可收效。不知欧美各国所以能努力于将来,都是因为现在的结果已由前人艰难缔造好了。中国的先民既不肯艰难缔造,致生今日举国文盲的结果。倘今日中国所处的地位,还有数十年从容制造国民的机会,那么,现在的青年和成人,只好任他随时而逝,不容我辈操心。不幸中国所处的地位危险已极,救国的责任,加不到数十年后的人身上,只好借重现在不长进,号称为文盲的青年和成人。

1.平民教育与平民政治 中国今日已为共和国家,若能把共和推翻,恢复16年前的专制,则蚩蚩者氓,仍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凡努力于平民教育的人们,都是多事。现在这民主国的金字招牌,是脱不下了的。聪明的人,就得脚踏实地地做共和国家以民为主的工作,从根本上唤醒民众,使他们知道人民都应该参与政治运动,人民都能参与政治,才是真正的民主的政治。不参与政治,让一般军阀、官僚、政客去把持,就是假民主的政治。现在国家弄到这步田地,固然应该痛恨一般军阀、官僚、政客的误国殃民,但是我们也得自怨自艾。为什么不摆起主人翁的架子来管政治?我们不管政治,是因为多数的民众没有政治的知识,不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自身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觉得现在应从速施行平民教育,提高民众的知识,才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的希望。孙中山先生说:外国人建屋重在奠基,中国人的建屋重在加梁,我们建设民主政治的华夏,请从奠基始。

2.平民教育与建国人才 中国现在最危险的现象,就是无论在政治界或教育界的舞台上,都是这一般老角色在台上轮流演唱,我们做听曲的民众,实在已经听倦了,不爱听了,喊他一声倒好。知趣点的就下台,不知趣的简直是恋栈不去,始终看不到一个新名角出台,这不是国内人才将破产了吗?其实不然。试以美国为例,其人口约1万万,自立国至今不过200年,人才辈出,且所谓人才,大多数都是平民。数年前某报发起选举历来国内伟人50名,投票者共200万人,选出的伟人50名中,有32人是平民。政治家,远之如华盛顿、林肯,其出身寒微,固已人人皆知;近之如哈丁、顾理治,亦均出自平民。科学家,如福兰克林[2]、爱迪生;大商人,如福特等,无一不是从平民出身。中国前此何独不然,所谓“将相本无种”,“茅庐出公卿”,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人口4倍于美国,按理美国若于10年之内能产生一个拔萃的人才,中国于同样10年之内应出4个,才合比例的数目。但为什么竟没有一人呢?其原因就在美国人民都受了基本的教育,凡是天才都有自行发展的机会。中国虽号称4万万,其得受教育的机会的,不过8千万人,其不能多产人才,也是理之当然。中国现在不是没有人才,是民众的“脑矿”未开,有许多“豪杰”、“智士”、“哲人”和其他有用的人,都埋没在不识字的人脑海中了。平民教育是开脑矿最简单最适用的工具,使大多数人民均有受教育的机会,然后从多数人中产生人才。有了真正的人才从民众中产生,然后才有多数人去负担国家各种的责任。所以欲谋国家发扬光大,惟有推行平民教育之一法。

(三)平天下

1.平民教育与国际关系 民国十二年在美加利佛尼亚[3]举行世界教育会议时,各国代表报告本国文盲的人数。在英国每百人中只有3人,在法国只有4人,在美国只有6人,在日本也只有4人;我国代表报告每百人中有80人时,各国无不惊讶。即此一端,在国际上已无地位之可言。该会并议决12年以内,除尽全世界的文盲;倘此时若不努力,以后要在中国举行世界教育会议时,不知我国有担任的勇气没有?

2.平民教育与世界和平 太平洋沿岸各国国民,得欧战的教训,不愿人类再演战争的惨剧,于民国十四年(1925),特召集国民代表会议,实行国民真正的公开外交,打破政府秘密的外交。赴会的共9国,代表百余人。阳初为中国国民代表之一,曾提出平民教育案。闭会时,会长韦尔伯博士当众宣言,此次通过议案60余件中,依我个人的意见及各专门家的观察,最有关系于太平洋沿岸各国的太平的,莫如现在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在各国或含有夸扬之意,在我国实敢受之而不愧。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占世界1/4,前此所以无大发展者,即在民众知识的低下,生产力的薄弱,和公德心的缺乏。设若平民教育运动成功,把民众都养成社会整个的人,那就不难建设健全的国家。以全国人民之多,一举一动,真有影响世界之力。吾民族素有大同思想,正可尽量发挥,以保持世界永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