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的原则
2025年08月10日
四、平民教育的原则
(一)全民的 即凡一般已过学龄时期,而不识字或已识字而缺乏常识的青年和成人,不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都有领受平民教育的必要。
(二)以平民需要为标准的 平民是因为缺乏某种常识,或需要某种技能,才来上学。是故所学当为所用,所用即为所学而后可。倘平民学校不能满足其需求,平民教育就算失败了。
(三)适合平民生活状况的 平民大多数都很穷苦,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要使他们筹出一点钱,在百忙之中来受教育,非用最少的经济、最短的时间,万办不到。所以平民教育第一要图金钱和时间的经济。课程及教材,也应力求简单,读书的时间过长,易使平民生厌倦之心,势必半途而废,所以教育的期间不能过4个月。
(四)根据本国国情和人民心理的 平民教育是我国特有的教育问题,非抄袭东西洋而来;要想抄袭,亦无从抄袭。只有根据本国国情、人民心理而定教育的目标、方法与进行的步骤。
(五)地方自动负责的 平民教育应普及于全国。事业远大,不是一个机关可以包办的。不说财力不足,人才缺乏,没有包办的本领。就是财力人才都很充足,在原则上讲,也不应由少数人来包办。因为由本地方的人,出本地方的钱,办本地方的事,不特可以持久,更可养成本地责任观念和自立精神。
(六)人人有参加的可能 现在社会上很难得有一件事人人都有参加的可能,只有平民教育,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参加。受过教育的人,可以来教人,未受过教育的人,可以来受教。所以人民对于平民教育运动,不必问能否参加,但问愿不愿参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