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运动与民族自救

农民运动与民族自救[1]

诸位,今天兄弟来参加第三届乡村工作讨论会,这使我不能不回想到去年在定县开会的情形,那时大家都感觉到,国家这样的危急,我们能够安然讨论民族自救和乡村改造的问题,这是很侥幸的。现在,国势更坏,国家破碎不堪,有血性的人,都非常心痛。

我们从事乡村工作者,爱国不敢后人,尤其是当此国家大难临头的今日,而我们不能对国家有所贡献,真是愧死痛死!此次参加会员来自19省市,大家愿抛弃自己的工作,不远千里而来此,互相切磋,彼此砥砺,并将过去之酸甜苦辣,种种困难烦闷,借此机会互相诉述。这是本会精神所在,与普通会议性质迥然不同的地方。

从事乡村工作,原有鉴于国难严重,而希望对国家有所贡献,不过我们要问国家何以弄到如此境地?我们能不能有贡献?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将来局面的推想,都指示我们确有贡献于国家的途径。现在国家所以弄到如此地步,主要的原因,就是“忘本”。整个的国家,人口有4万万之众,可是一点力量没有,任何人可以侵入中国如入无人之境,妥协屈服,不知伊于胡底。我们要救亡图存,必先认清症结所在。“民为邦本”,而这虽是一句老生常谈,可是我们不能因时间的变迁而抹杀其含有的真理。过去的政治经济文化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设施没有着眼于民众;民众伟大的力量,非但从来没有运用过,而且根本没有发现过。现在我们就要抓着这伟大的潜势力,教育他们,训练他们,组织他们,发挥其应有的力量。乡村建设之使命,亦即在此。如果不从此下手,所谓民族自救,民族改造,恐怕皆是缘木求鱼。所以乡村建设运动的目标,在发现组织和训练民众伟大的力量。

不过任何一种运动,仅有伟大目标和不凡的抱负,远是不够的,我们要深入乡间从事实际工作。有人说,在这个时代应干工商业等工作,如何反向农村?殊不知我国所以弄到如此地步,就是没有抓着广大的民众。老实说,如果大多数民众在城市里,我们当然要到城市里去,所以我们从事乡村工作,并不是为乡村而到乡村的,为的是大多数民众是在乡村。也有人说,今日已是工业发达时代,单单提倡农业是不行的。其实我们从事乡村工作,并不是在专门提倡农业,而为的是大多数民众在农村,因为农村是伟大力量之所在地。我们决不是说工业不重要,不过我们认为在这样一个时期,这样一个环境中,要有民本政治,非注重农村不可,尤其是在此破产中之农村,农民无接受力购买力,哪里谈得上工商?所以我们深信着这是最重要、最基本、最迫切的问题。

现在乡村建设运动,要以农民为对象,要发现这伟大力量,仅仅有这种抱负和目标是不够的,我们更要研究如何运用方法来培养民力。

个人眼看着国家每一次遭遇耻辱之后,有志之士必发起一种运动,但不久又消沉下去。这就是空有抱负、热血,而没有方法技术的缘故。现在大家很热烈地从事农村运动,如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五年至多10年以后,结果必定销声匿迹,和过去各种运动遭同样的命运。乡村建设,除运动之外,还要建设,所以目前乡村运动需要费许多时间、金钱、精力来研究实验。现在各地乡村工作为培养民力起见,有从合作入手的,有从政治教育着手的,因地制宜,因人而施。但至某阶段,往往感觉到单办一种事业的不足,而牵涉到他种事业,这是必然趋势。各种事业如果无相当研究,没有技术没有方法,也许初起入手时,兴趣特别浓厚,不过到某种阶段时,就感觉空虚。因为农民整个生活,是连带而有互相牵制的复杂关系,决不是零碎的改善所能有济的。其次,觉得自己的才力不够兼办其他事业,乃是真正困难,并不是认不清问题,而是没有办法。

至于方法技术之研究实验,决非性急之事,非有真正的专家,且备有充分时间和相当经费不可。譬如现在提倡普及教育非常热烈,究竟普及什么教育?教育内容是什么?此项研究则非10年8年不为过,即是所谓教材教具的研究实验。又如现在义务教育激进声中,有一年短期小学的设立,在一年内究竟教些什么?救济失学儿童,也许可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可是教育民众,决不能这样做,对这般又穷又忙的青年民众如何教法,教些什么?尚有待研究实验。

总之,乡村建设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要讲求内容、方法、技术,才可以达到培养民力民族自救之目的。大家不从科学立场来讲求教育、自治、卫生等,结果还是没有办法,因为这是空虚的东西,不能持久的。

参加此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诸君,我想都具有丰富的经验,互相取长补短,这是很好的,进一步说,处此民族存亡危急之秋,已不是承平之世,悠游自得,各做各的时候,事实上需要统盘筹划,实行分工。譬如中央重视科学研究,中央农业实验所有大量经费,聘请中外专家,解决一部分的农业问题;同时要把科学研究的结果带到民间去,与农民发生关系,养成农民运用科学的习惯,使农民生活科学化,实属迫切之图。如果把这般又勤又俭的农民科学化了,我想一切事情可以胜过天力。

现在,最可怜的就是大多数的民众还是迷信的头脑,怕神怕鬼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如何可以克胜环境呢?所以现在要设法使农民的头脑科学化,不过单靠口头演讲还是不成的,务须以科学方法来改进农民生活。合作社决不是仅仅为借钱而已,而是养成农民合作的观念,习惯和技能。如果中国4万万人都有科学头脑,都能运用农业上技术及合作精神,我敢说,就能百战百胜,要世界和平,世界决不得不和平。

我们研究实验必先估量某种地方适合某种研究,我们应全力帮助,促其成功。在通盘筹划下,分工合作,农业从哪几方面做,政治从哪几方面做,大家亦应全力帮助,彼此不分你我。我们要认清在此非常时期,有一天的自由就一定要干,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有钟可撞。如何研究实验,如何推广,如何训练人才,都需要整个计划的厘定,分工合作,使人力上物力上都经济无浪费,我们乡村工作就应在此下手。

总之,乡村运动是民本的,建设是包括科学的技术和内容,其次,要大规模的推广。以往以至今日下的乡村建设运动,还是在研究实验的阶段,如何将研究实验的东西推广出去,决不是私人团体所能为力。现在是需要这一套乡村建设的办法,装入制度里去,大规模地推广出去,这就是从亲民政治的地方自治入手。县政权是真正老百姓的政治,现在就该从县政着眼,如何动用县单位制度的机构来运用乡村建设的方案。不过照现行县政组织仅仅是一躯壳,没有生命的,把乡村建设的方案加上去根本不可能。所以在机构上非加改造不可,使变成一个推动乡村建设的机构。现在国内有实验县之试验,事实上自然已然有这种倾向,也可说是一种基本政治,现在要改造这机构的先决问题,要重新培养推动这新机构的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培养运用这新机构的行政人才。还有一点,是极关重要的,在上面有许多命令要推行,下面更要有足有手来帮助,所以要组织有训练的民众。因为由上而下的组织是不能推行的,由下而上的基本组织,即在有组织有训练的民众,这是宝塔式的建设,而不是头重足轻的建设。依着这种组织,政府方面要整个计划的推行,雷厉风行,必收事半功倍之效。我们乡村工作同人,一面大家要研究推广,一面更要有总的集合与合作。外人讥笑我们:“一个中国人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是天下最愚笨的人”。我们乡村工作同志,首先对此引以为戒。推诚合作,政府要作我们的后盾,予以种种便利,在死里才可以求生,无法才可以有法!

中山先生遗嘱上说,“唤起民众”,这确是一句至理名言,尤其是在救亡图存的今日,的确要“唤起民众”,这句话好像说惯了觉得很平淡,本来有意义的而变成无意义了。但唤起民众,如何唤法?唤起之后又怎样办法?孙先生接着讲:“必须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先生所谓“唤起民众”,他是有步骤的,决不是摇旗呐喊而要有方法与技术的,我们要救亡图存,第一步即在唤起民众,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其次联合全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也就是根本的外交政策。因为我们自己和美国联合和国联联合都不配,还不够资格,根本便没有什么友邦。举一实例讲吧,不久以前的苏俄,世界各国都鄙视它,斥责它诟詈它,骂它是叛逆,视为不成东西的民族。曾几何时,把苏俄拉入国联,被认为是最漂亮的一件事。这是为的什么?没有别的,苏俄五年计划的告成,各国敢不刮目相视。他们的计划就是受罪,有计划的受罪,而我们现在的受罪是无计划的,我们现在正需要有计划的受罪,有组织的吃苦,否则是无价值的,等于自杀。

“唤起民众”的工作非由乡村建设不能做到,现在我们正热烈地提倡,要朝于斯,夕于斯,10年20年亦于斯,因为只有这个工作是值得我们干的。在此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如果我们不能参加一种有信仰的工作,还是自杀的好,因这种侵略耻辱委实忍受不住。诸位,时至今日,自杀易,自强难;求死易,谋生难。这几天我们相互讨论乡村工作,彼此推诚相与,互相砥砺,应处处以国家危亡为前提,分工合作,把握着现在努力的途径,不说空话,只有硬干,我相信中华民族一定可以自救。

[1]本文是作者1935年10月在无锡举行的第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上的演讲。选自《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中华书局1937年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