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的新曙光

教学法的新曙光

第一届识字班的光荣毕业,使工营中的其余华工羡慕万分,都要来学。寇耳上校的态度也由怀疑而转为嘉许了。他要我教营中所有5000余华工识字。我说,纵有三头六臂,也爱莫能助。他说:“这是军令。我是你的上级,你当服从。”

情急智生,一种新的教学法突露曙光。我把营中的华工加以编排,分组学习。由识字班的毕业生,分别教导始学者。如此,35位新教员,立即出现于工营。俗语说:教学相长。为了要教别人,为了不失面子,这些新教员继续充实自己,识字日多,阅读能力也就增进。4个月后,第二届识字毕业生的人数,远较第一届的为多。他们成为一批新教员。如此,不但解决了师资问题,而且营中的风气一振。华工都以识字求知为荣,尊师敬道。精神有了寄托,就不作无益的消遣。学有所得,心情愉快,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这证明:中国人天性向上,乐观勤奋,只要给点鼓励,就会努力求进步。有一次,英王爱德华到布朗来巡视,华工以笑脸相迎。英王说:“这些苦力身负重担,居然还会笑,稀奇!稀奇!我在印度巡视,怎么看到的都是苦脸。”中华民族具有化苦为乐的禀赋,这是它能长久屹立于世界的一个原因。

当时,在英法两国,还有其他很多华工营。他们听说布朗的识字教育,纷纷邀我去示范。我恨不是齐天大圣,否则拔一根毫毛,一吹变成千百个孙行者,那该多好!所幸在布朗实行的办法,还可运用延伸。因此,我一方面表示感谢热情的反响,另一方面欢迎各营派代表来布朗观摩切磋,共商改进之法。各营代表来看后,都认为这是一种扫除文盲的好办法。回去后,推行于各营,甚得各界好评。1920年后,我回到中国,在各地推行识字运动,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致上本之于在法国所实验的。此法后称为“导生制”,意思是以学生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