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平民教育的区别
2025年08月10日
二、今昔平民教育的区别
(一)以前有许多人误解平民教育为贫民教育;办理这种教育的动机,也就是以慈善为怀;平民学校招收的学生,十之八九都是贫民。其实平民教育何曾是施米施粥的教育。近来所提倡平民教育,在中国现状之下,比较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义务教育还更重要。凡是中华民国国民,无论男女贫富,只要他是在应受教育期内而未曾受教育的,或受过基本教育而缺乏公民常识的,都应领受平民教育。民主国家里最重要、最正宗的教育事业,莫过于此。
(二)以前的平民教育,多是中等以上的学生,于求学之余抽暇来办的。这种关系我国200兆平民的重大问题,岂是学生课余附带办理的方法所能解决。现今所提倡的平民教育,必须有专门的人才、专门的研究和专门的去办,才有成功的希望。
(三)以前办理平民教育的人,是东一个西一个,零零碎碎彼此毫无联络。现在办理平民教育的人是很有联络的,因为现今的平民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就组织方面说:北京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各省区有省分会、市分会、县分会、村分会,运用灵活,如脑之使臂,臂之使指。就系统方面说:有高初两级平民教育和继续教育等。
(四)以前办理平民教育的,不外授予学生以文字教育,绝没想到生计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必要,只能养成有知识而无生产力及公德心的片面人。现在我们知道一个人至少必具知识力、生产力及公德心三种要素,才能成为整个的人。因此才有文字教育、生计教育及公民教育。
(五)以前办理平民教育的,多是社会热心人士的提倡。某地有热心的人,某地平民教育即可发达,所以运动的范围都是限于一小区域之内。自民国十二(1923)年,全国平民教育代表集合于北京,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以后。这种运动才有普及全国之势。现时各省虽未见都能进行无碍,但平教空气确已遍传于全国,兼及各地的华侨所在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