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的援助
晏阳初侃侃而谈:“在美国檀香山,我们的工作引起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激起了许多人的热情。1925年,我作为中国代表,到檀香山去参加一个‘太平洋学术会议’,我是12名代表之一。在闭幕式上,我最后一个发言。我谈了我们的工作,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发言结束后,全体听众起立,掌声雷动。会议主席莱曼·韦尔伯博士(Dr,Ray Lyman Wilbur)说:‘我们开了两周会议,讨论了60个问题,还听了许多讲话,但对于未来太平洋沿岸各国的和平来说,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在中国开展的平民教育运动。中国亿万文盲选择什么方向,如何发展,用什么样的人生观培养他们,这对太平洋区域的未来所产生的影响将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天早晨,从报纸上见到这条消息,那里的中国人都异常兴奋。他们来找我,对我说:‘晏先生,你得留下来,把你在会上讲的事告诉我们。’于是,我在会后多逗留了两星期。在此期间,我给大小不同团体作了30多次演讲。
“那次会议掀起了一股学习中文的热潮,其中那些在檀香山出生的中国青年男女的热情尤其高涨。他们中有许多人受过中等教育,有的还上过大学,但他们学习中文的机会不多。刚巧我一位老朋友——我在耶鲁大学时的同班同学李绍昌教授当时在夏威夷与人共同办起了一所教平民千字课的特殊学校。他们办的第一个班有104人毕业,其中有3名朝鲜人。
“在听众席中多的时候曾聚集了二三千名我们的中国同胞,在中国商会的一次这样的聚会上,有一个人站起来说:‘既然我们能为祖国办些事,那就应该去办。’另一个人站起来说:‘我们不能回国去参加晏先生的工作,但我们可以捐一些钱来帮助教育祖国的同胞。’你是知道的,这些年来我在公开演讲中从来就没有提出过要钱,我只说过为什么要开展平教运动,怎样开展,以及它在中国和全世界的意义。后来还有一个人站起来说:‘对了,让我们组织起来去筹款吧!’
“就这样,那些人聚集起来,组成了筹款队到檀香山的华人那里去筹款。他们有300人,组成了妇女队、牙医队、医生队、女孩队、男孩队和银行家队等12个队,他们挨家挨户地、逐个地向住在这个岛上的中国人游说‘捐点吧,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一天下午,我应邀去拜访一位中国人,他属于小康家庭。一位银行家陪我前去。这个人是一个杂货店主,名叫查克。‘我听过你的讲话,’他说道,‘你打算做的正是中国需要做的事,我们都是瞎子,我也是,因为我不识字。我能体会到睁眼瞎的痛苦,并愿意资助这个运动,因为你能帮助我们的同胞识字,使他们摆脱痛苦。我也曾是穷人,我愿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000元美金交给你。’
“我深受感动!他就像‘苦力’一样,是辛苦的劳动者,然而,正是这种人激励着我,使我坚定地干下去。当他们和我讲话,对我们所做的点滴工作表示赞赏时,当他们献出自己的心和金钱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忘掉个人的一切,全力以赴地去工作。”
他停顿了一会。的确,除了他记得的人和数以百万计像他那样的中国人以外,他忘记了个人的一切。如果你不知道他早已把个人置之度外的话,你就想和他待5分钟都很困难。
“在3天内,”他接着说,“那些华人在银行家查理·王和牙科医生李教授的带领下,在檀香山筹集了2万多美金,而在这个岛上的华人也只不过2万人。福尔林顿(Forrington)总督主持的茶话会上,他主动和我握手,我们曾是耶鲁大学的同学,并在同一个兄弟会。他说:‘晏兄,祝贺你,当我在檀香山任职期间,这里的华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是最守法的公民。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3天内就筹集了这些款,我真为之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