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民间文学:魅力与价值》简介
再版前言
多棱宝石的光彩
毛泽东和民间文学
一
二
三
多棱宝石——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命运的思考
一
二
民间文艺与农村文化发展
一
二
三
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
一
二
民间文艺与新文艺的建设
一
二
《王贵与李香香》和“信天游”
民间文艺的新生
论中国民间故事史的建构
故事史的研究对象与民间故事的多重形态
从微观到宏观:故事“生活史”的追寻
中国民间故事史轮廓扫描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精选》总序
口头故事的魅力——《中国民间故事精选》前言
一
二
中国古代的“神舟”传说
民间童话的特征和魅力
民间童话的幻想性与象征性
民间童话的艺术性
民间童话的适应对象
刘德培与金德顺
今人之“原始思想”不能产生新神话
试论《舜子变》的演变
前言
一
二
三
关于孟姜女故事的演变——就《为孟姜女冤案平反》一文的补充
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文化人类学进化论学派
一 泰勒生平
二 《原始文化》一书的结构
三 文化遗留物学说
四 论万物有灵观
五 论神话
六 论人类文化进化历程
七 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和著作
民间文学的鉴赏与研究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鉴赏
一、幻想故事《张打鹌鹑李钓鱼》鉴赏
二、怎样鉴赏民间文学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
一、比较研究的兴起及其意义
二、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
第三节 历史地理学派的民间叙事文学研究
一、历史地理学派的兴起
二、历史地理方法的运用
三、历史地理方法的中国化
第四节 文化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研究
一、文化人类学发展态势
二、文化人类学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
第五节 从事民间文学研究评论的基本要求
一、材料的搜集和参考书的利用
二、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三、培养优良学风
《中国民间故事》前言
走向故事诗学
一、中国民间文学的价值重申
二、“求好运”故事类型研究三十年追踪
三、《中国民间故事》经典文选的当代魅力
四、故事诗学:中国故事学的新方向
荆楚民间文艺寻踪
渔民闹革命的故事——洪湖采风纪实
洪湖老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歌唱
漫谈洪湖革命歌谣的特点与价值
慎重地对待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工作
桂苑春花长相忆
幻想与现实——读义和团传说札记
谈动物故事的艺术特点
鄂西古神话的新发现——神农架神话历史叙事长歌《黑暗传》初评
一
二
《黑暗传》追踪
一、前言
二、《黑暗传》的文本及其演唱
三、《黑暗传》的构成与明代通俗小说
1.《黑暗传》和《开辟演义》相比较
2.《黑暗传》与《盘古至唐虞传》相比较
四、《黑暗传》与中国“神话史诗”
五、结语
《黑暗传》中的盘古神话及其传承特点
1.盘古出生
2.开天辟地
3.盘古杀雾神
4.设置日月
5.化生万物
夷陵盘古文化的珍贵价值
湖北机智人物故事的特点及其价值
口头文学中涌现的一项奇观
机智人物故事:一个卓然独立的故事类别
谎张三——中国南方机智人物的杰出典型
一则古代传说的民俗依据——“石狮口内出血,地陷为湖”传说试解
民间故事传说札记
这是一次鸟兽预报地震的奇迹吗
蚕桑起源和外传的历史线索
富有奇趣的神画传说
别具一格的老虎报恩故事
三国旅游文化与民间传说
旅游文化资源的新开拓
异彩迸发的赤壁传说
口头传说的历史价值
论“善书”
一
二
三
《绿袍小将》前言
笑话艺术一得
略谈情歌的艺术性
一
二
湖北民间谜语琐谈
一
二
重视谜语的学术研究价值
古傩遗风——对一种奇特民俗“急脚子”的解析
一
二
三
凤凰·九头鸟·湖北佬
凤的演变
凤与“九头鸟”
愿大众笑口常开——为百字笑话大赛而作
给民间艺人一席之地
鄂西采风记
“寄死窑”探源
从《斗鼠记》引出的线索
满怀好奇走近“寄死窑”
重重谜团有待破解
中国的《斗鼠记》与日本的《弃老山》
访问远野——日本民话之乡
中外“鬼节”的奇俗异趣
木兰传说的构成与特色
面向新世纪 开创新局面——2001年12月12日在湖北省民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民间文艺事业的深入发展
一、“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收尾
二、“三家三村”的开发
三、开发民间文艺资源的初步探索
四、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
在严峻形势下开拓奋进
附录 有关刘守华学术成果的评论文章索引(198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