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文化进化历程

六 论人类文化进化历程

在泰勒生活的年代,和先进科学相对立的是基督教神学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亚当及其子孙是人间的头一批人,已经拥有很高的文化;从这种原始的状态出发,一些族前进了,变成了文明民族;相反,另一些族则变得粗野,变得野蛮了,这就是当代的‘野蛮人’”(托卡列夫《外国民族学史》第3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中文版)。泰勒的文化进化论,就是针对这种“把高级文化当作是最初状态,而蒙昧状态是自它退化的结果”的谬误而提出的。他吸取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定人类文化同样也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进化的结果,从而奠定了以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文化的坚实基础,开辟了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新时代。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有关人类文化构成演进的基本观点如下:

文化的进步或衰退,不是按照想象的善和恶的标准来衡量,而是按照那种依据蒙昧状态、野蛮时期和文明时期(它们基本上是由于其现在的特性而产生的)的阶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运动来衡量的。(31页)

承认蒙昧生活是远古的人类状态,而文化的高级阶段就是从这一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展起来的。(36页)

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1页)

甚至在把蒙昧部落同文明民族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文化落后社会的生活怎样一步一步地上升到比较进步民族的生活,而各种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即使有所不同,其区别也难以看出,有时甚至完全一样。(7页)

他的文化进化理论要点可概述如下:

1.人类文化史就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蒙昧—野蛮—文明)的顺序不断进化的历史,生物进化学说也适用于人类文化研究;

2.文化发展可划分为若干阶段,如同梯阶式的向前运动,每一阶段都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

3.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可以纳入这一进化模式之中,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异并非实质性的,只是处于不同阶段的表现(阶段差);

4.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化进化进程,都是按照上述规律各自独立实现的。

5.这种进化进程是一种直线运动,虽然在局部范围内有曲折,或单线进化论,总的趋势却不会改变,因此人们又将这种理论称为直线进化论。又因后来出现的新进化论,用人类生产技术的变革来解释文化发展的动因,人们便把泰勒的学说又称为古典进化论。

泰勒的其他理论,都是围绕上述文化进化论来展开的。万物有灵观在他看来是人类文化发展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文化的中介物,也是他用以探寻文化演进轨迹的特殊手段。

这一理论从宏观而言,符合人类文化进步的总趋势。它破除了神学迷误,将文化研究置于科学基础之上,奠定了这门新的重要人文学科的理论原则与方法论基础。其不足之处是将人类文化发展置于一个统一而简单的模式之内,未看到它的复杂多样性。后起的文化人类学的各个流派,可以说都是对它的理论、方法不足之处的修正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