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论神话

五 论神话

《原始文化》一书对原始文化背景上的各民族神话也极有兴趣,书中论述了神话发生的原理,研究了一系列自然神话与哲学神话。

他着重论述了神话产生于万物有灵观,因而神话论实际上是他有关万物有灵观的引申。

在泰勒之前的神话学,已积累了可观的成果。“用神话作为研究人类思想的历史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仅仅到本世纪才为人所共知。”(275页)根据泰勒对前辈神话学家理论与方法的考察,过去主要是以唯理主义方法来阐释神话,其具体表现有二:

一是把神话看作是具有讽喻性的道德寓言。神话的讽喻性不能完全否定,“唯理论者的错误,就在于他们极端夸大了讽喻的意义,把讽喻作为普遍的手段来在暧昧不清的传说中探求明确的意义”(279页)。

二是把神话看成是真实的历史。神话的产生虽具有一定的历史事实的基础,可是“神话学家们就动用了一系列的手段来把传奇变成历史。这样一来,他们就使本想加以解释的神话没有意味了,而把本来想加以丰富的历史给歪曲了”(279页)。

这两种做法可以说都是“把大量新的臆断堆积到古代的虚构上面,对于探求古代虚构之基础的愿望,未必有所帮助”(279页)。泰勒还尖刻地指出:“将神话合理化解释的诸旧派不论多么博学和聪明,毫无疑问,他们大部分不被理会的原因,不是他们的解释不够真实,而是神话仅靠推测来解释的可行性,如今已被看得一文不值。”(281页)

泰勒力排诸说,从原始人的思维方式或哲学基础即万物有灵观方面来解析神话,其主要论点如下:

神话发生在全人类处于遥远的世纪里所经历过的蒙昧时期。它在现代那些几乎没有离开原始条件的非文明部落中仍然无甚变化。……同时,这个文明阶段不仅仅是以迁就的态度,而且是以尊敬的态度继续保存了它。

神话的发生和最初的阶段,想必是在人类智慧的早期儿童状态之中。……

日常经验的事实变成神话的最初和主要的原因,是对万物有灵的信仰,而这种信仰达到了把自然拟人化的最高点。……对于原始人的部落来说,太阳和星星,树木和河流,云和风,都变成了具有人身的灵体,它们好像人或其他动物一样地生活,并且像动物一样借助四肢或像人一样借助人造的工具,来完成它在世界上预定的职能。(285页)

由此出发,《原始文化》一书系统考察了许多地区的自然神话——关于太阳、月亮、星座、风雨雷电、地震的神话等等,接着又考察了哲学神话或解释性神话。他认为:“全部神话的一半是关于每日生活之一般事实的发生及其原因的虚构故事,是对古老的、像关于世界的问题——它从何处来和为什么——的儿童般的回答,这是蒙昧人和文明人都同样不解的问题。”(392页)泰勒所考察的这些哲学神话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曲折表现人文历史的神话和古代传说。

《原始文化》一书以万物有灵观来解析神话,其理论成果至今仍被各种现代神话学著作所吸取。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是对神话在原始社会中满足人们生存发展之实际需要的积极社会功能未予重视。后来的一些神话学家指出:“礼仪和神话起源于远古时期,它们是维持宇宙和社会秩序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行为的反复。因此,这种行为作为活动的礼仪和作为口头讲述的神话不断地在更新,这两者是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神话曾给予古代社会生活以积极有力的影响,这同现代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拟人化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日本神话学家大林太良在《神话学入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中接着写道:“这个基本观点是欧洲大陆经过漫长的神话研究的历史所达到的结论,而且,为以后的神话研究奠定了基础。”(27页)

现代神话学理论和方法在泰勒学说的基础上已有了巨大进展,构成为人文科学的显学之一。